人迷惑時并不可憐,不知道迷惑才是最可憐的
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這是世界公認的事實。他有過1000多項改變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發明,絕對配得上“發明王”的稱號。然而,晚年的他,自滿情緒越來越嚴重,結果讓他在自己最志得意滿的領域里,栽了一個大跟頭。
愛迪生固執地反對交流輸電,一直堅持直流輸電,事實證明他錯了。原來以他命名的公司不得不改為“通用電氣公司”,而實行交流輸電的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至今依然保留著。這真的是“英雄遲暮,驕則自誤”。
墨菲定律里說,人迷惑時并不可憐,不知道迷惑才是最可憐的。無知沒什么可笑的,可笑的是有了點知識就認為自己無所不知。這樣的人,再也學不到什么東西了。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寫過這樣一番話:“一個真正認識自己的人,就沒法不謙虛。謙虛使人的心縮小,像一個小石卵,雖然小,而極結實。結實才能誠實。”接著,他借用人物瑞宣,清晰地解釋了真正認識自己的人是什么樣,他說——
“瑞宣認識他自己。他覺得他的才力、智慧、氣魄,全沒有什么足以傲人的地方;他只能盡可能地對事對人盡到他的心,他的力。他知道在人世間,他的盡心盡力的結果與影響差不多等于把一個石子投在大海里,但是他并不肯因此而把石子可惜地藏在懷里,或隨便地擲在一汪兒臭水里。他不肯用壞習氣減少他的石子的堅硬與力量。”
當一個人充滿自信地將自身才華能力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但無論他多么聰明、多么有才華、獲取的成就多大,他在浩瀚無垠的知識與技能面前,也是渺小的。蘇格拉底這樣的哲學家稱得上偉大吧?可他依然說:“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說:“當我從事的石油事業蒸蒸日上時,我晚上睡前總會拍拍自己的額頭說:‘如今你的成就還是微乎其微,以后的路途仍多險阻,若稍一失足,就會前功盡棄,勿讓自滿的意念侵蝕你的腦袋,當心!當心!”他是在告誡自己要謙虛,尤其是稍有成就時更當謹慎,嚴防驕傲。
華人世界的財富狀元李嘉誠,始終保持著“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的人格魅力。加拿大名記者約翰·德蒙特(JohnDemont)對李嘉誠的為人贊嘆不已:“不擺架子,容易相處而又無拘無束,可以從啟德機場載一個陌生人到市區,沒有顧慮到個人的安全問題。他甚至親自為客人打開車尾箱,讓司機安坐在駕駛座上。后來大家上了車,他對汽車的冷氣、客人的住宿,都一一關心到。他堅持要打電話到希爾頓酒店問清楚房間預訂好了沒有,當然,這間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產業。”
萬通集團董事長馮侖,對李嘉誠的評價也帶著一絲的敬畏:“一個成功的人對生活的態度非常重要。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一些人,做一件事情偶有所得,他的自大就會讓人不舒服,他的存在讓你感到壓力,他的行為讓你感到自卑,他的言論讓你感到渺小,他的財富讓你感到惡心,最后他的自大使別人無處藏身。李先生不一樣,他在建立自我的同時追求無我,展現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境界。”
馬云面對事業上的成就始終保持罕見的理性。在一檔訪談節目中,主持人稱贊他聰明,他卻說:“我覺得我真的不聰明。我從小讀書、玩游戲都不如別的小朋友。別人把你當英雄,你可千萬別把自己當英雄,那樣可能麻煩就大了。英雄是別人說的,名氣是別人給的……”
人都是在虛心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的,而不謙虛的人就像一個塞滿了泡沫的杯子,無論好心人往里面倒多少水,最終都會溢出來。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只有把自己做出的某些成績化小,讓別人覺得微不足道,就是平常所做的事,才能保持清醒的認識,知不足而進取,在日益優秀中贏得他人的欣賞與尊重。
上一篇:人生苦短,做好一件事就好
下一篇:你每天的早晨時間是如何度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