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力就好,無須苛責完美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被告誡過,做人做事都要認真、努力,這會使得你更加完美,會讓你不斷進步。我們鼓勵認真的態度,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幸福和充實,讓自己減少失敗的可能。然而,生活中卻有一些人,他們對自己太過苛刻,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求自己做到百分之百,不允許犯一點小錯,不允許生活有一點瑕疵,結果常常因為對自己太過苛求而導致身心疲憊不堪。更重要的是,他們常常因為追求完美而拘泥于細節、追求完善的計劃,結果延誤了最佳的行動時機。而其實,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我們固然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但凡事努力就好,無須盡善盡美。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對自己定位過高,在他們看來,沒將事情做得完美,還不如不做,他們從不允許自己失敗,一旦自己某次工作沒做到位,他們便茶不思飯不想、神情恍惚,其實這都是苛求自己的表現。他們通常比那些執行力強的人少了些靈活性,一旦他們被壞情緒纏繞,他們便失去工作動力,也就變得做事拖拉。
玲玲是一家貿易公司的主管,已經35歲的她每天忙得焦頭爛額,就如她說的:“連戀愛和結婚的時間都沒有。”她所在的公司雖然不大,但每天需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最要命的是,玲玲是一個什么事情都要管的人,大到公司的業務訂單,小到快遞的電話。即便如此,她還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到位。
一次,公司的一名國外客戶前來商討業務事宜,玲玲原本讓公司小王去應酬,但想想還是決定自己親自去。誰知玲玲完全不會喝酒,經不住客戶的幾句勸酒就醉了,然后說了些抱怨工作累、薪水低的話。
第二天清醒后,她懊惱不已,認為這樣不僅有損于公司的形象,還可能會傳到經理的耳朵里,因為當時小王也在場。為這事,她接連幾天茶不思飯不想、一天到晚迷迷糊糊,工作狀態很糟糕。
這天下班,玲玲在電梯里遇到了小王,窘迫難堪的她還是問候了一下下屬:“累了吧,回家多休息。”
“沒有主管累,那天多虧你,不然我肯定連家都回不了了。”
“那天你也喝醉了嗎?”玲玲問。
“是啊……”玲玲這才明白,原來她所擔心的事根本不存在。
案例中的玲玲就是個苛求自己的人,因為擔心酒后失言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后果而總是煩躁不安,影響了工作,而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余的。
的確,追求完美是一種追求進步的表現,如果人們都滿足于現狀,那我們將會止步不前。因此,可以說,追求完美并沒有什么不好,相反,很多時候,精益求精對我們的能力、知識、經驗等方面都大有益處。然而,當你已經形成一種追求完美的習慣后,你會發現,你做事的效率反而降低了。
要知道,我們不會因為一個錯誤而成為不合格的人。生命是一場球賽,最好的球隊也有丟分的記錄,最差的球隊也有輝煌的一刻。我們的目標是——盡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那么,過分追求完美的人該如何去調整呢?
不要苛求自己。你不要總是問自己,這樣做到位嗎?別人會怎么看呢?過分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是苛求自己,你會忽略自己的存在。
要改變自己的觀念。你需要明白一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保持一顆平常心并知足常樂,才是完美的心境。換一種新的思路,即嘗試不完美。
要改變釋放方式。當你心情壓抑時,要選擇正確的方式發泄,例如唱歌、聽音樂、運動等。并且,你要抱著一種享受的心情發泄,這樣,你很快會感受到快樂。
讓一切順其自然。不要對生活有對抗心理,過于較真的人,他們會活得很累,因此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控制不了的局面,接納自己所面對的事,不要鉆牛角尖。
總之,人生是沒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處處都有遺憾,這才是真實的人生。事實上,追求完美的人是盲目的。“完美”是什么?是完全的美好。這可能嗎?“凡事無絕對”,哪里來的“完美”?既然沒有“完美”,那又何必多想?盡力就好,少一些苛責吧!
上一篇:安逸的生活是平庸的開始
下一篇:心中有夢,不懼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