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總有人比你更傻,一不留神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
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曾經(jīng)為了解決金錢的困擾而專注地從事學術(shù)研究,他便出外講課賺取一些課時費,然而課時費的收入畢竟是有限的。于是,1919年,凱恩斯借了幾千英鎊去做遠期外匯投機生意。
僅僅4個月的時間,凱恩斯凈賺1萬多英鎊,這相當于他講課10年的收入。但3個月之后,凱恩斯把賺到的利潤和借來的本金輸了個精光。7個月后,凱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貨交易,又大獲成功。凱恩斯把期貨品種幾乎做了個遍,而且還涉足于股票。到1937年他因病而“金盆洗手”的時候,已經(jīng)積攢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額財富。
凱恩斯不同于一般的賭徒,他是一位經(jīng)濟學家,在這場投機的生意中,他不僅賺取了可觀的收入,還總結(jié)并發(fā)現(xiàn)了一條墨菲定律,那就是“博傻理論”。
所謂博傻理論,是指參與投機的人,不是根據(jù)自己理性的判斷進行行為的買賣,而是博弈信息的獲取和看別人都關(guān)注些什么品種,整天猜測別人的選擇,買賣行為都建立在對大眾心理猜測的基礎(chǔ)上,而并非是你真實的想法,敢于這樣參與的投機人,最大的機會就是要找到比他更大的“笨蛋”。
博傻理論產(chǎn)生的根源,其實就是利用了人們的從眾心理,因為人們往往會跟隨并猜測別人的選擇,然后根據(jù)這些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依據(jù)自己的理性進行推斷。敢于博傻的人,找到了更大的笨蛋,自己就會成為勝利者。
凱恩斯曾舉過一個選美的案例,以此來證明自己的一理論:從100張照片中選擇你認為最漂亮的臉蛋,如果你選中的答案和最后的答案一致,就可以獲得大獎。當然最終是由最高票數(shù)來決定哪張臉蛋最漂亮。
你應(yīng)該怎樣投票呢?正確的做法不是選自己真的認為漂亮的那張臉蛋,而是猜多數(shù)人會選誰就投她一票,哪怕她丑得像時下出沒于各種搞笑場合、令人晚上做噩夢的娛樂明星。
博傻理論所要揭示的是投機背后的動機,投機行為最為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判斷是否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就會成為贏家,贏多贏少另當別論。如果再沒有一個愿意出更高價格的更大笨蛋來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
不是人人都能夠保持理性思考的習慣,在誘人的利益面前,誰都心動,明知道泡沫是支撐不住的,還存在僥幸心理,希望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好??墒乾F(xiàn)實永遠無情,總會有人成為最后的笨蛋。人類總是周而復(fù)始地進行遺忘,從而有規(guī)律地進行狂熱地“博傻”!
1720年,英國股票投機狂潮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件事:一個無名氏創(chuàng)建了一家莫須有的公司。自始至終無人知道這是一家什么公司,但認購時近千名投資者爭先恐后把大門擠倒。沒有多少人相信他真正獲利豐厚,而是預(yù)期有更大的笨蛋會出現(xiàn),價格會上漲,自己能賺錢。頗為有趣的是,牛頓當時也參與了這場投機,而且成為了最大的那個笨蛋。為此他不禁感嘆:“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但人們的瘋狂實在難以估計?!?/p>
這就像我們熟悉的擊鼓傳花游戲,鼓聲停止的時候,拿著花的那個人總要遭受大家的一番捉弄。所以,你我都要聰明一點,任何事情顯現(xiàn)出泡沫化的傾向時,一定要盡早離開。別以為總會有比你更傻的人出現(xiàn),如果你存在僥幸心理,你就是那個最笨的人。
上一篇:憑著熱心幫人做事,最后那些事就變成了你的事
下一篇:別傻了,絕對的完美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