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目前臺灣的社會推行節育政策,從多年前的“兩個孩子恰恰好”到今天的“一個孩子不算少”。因此,普遍中產階級家中的小孩開始減少了。
由于孩子減少了,大人們難免對小孩保護過度,造成了“愛之適足以害之”的反常現象。小孩個個被塑造成溫室里的花朵,往往不堪一擊。
我們應該多和母雞與獅子學習教子之道。剛出生的小雞很脆弱,自己沒有辦法吃米粒。這時,母雞會就把米粒啄碎,再用口水潤滑后喂給小雞吃,把小雞照顧得無微不至。
但是,等小雞長大到能夠自己找食物時,母雞不但不再喂她們,而且如果它們來搶母雞喂給下一窩小雞的米粒時,母雞還會惡狠狠地把它們趕走。
母雞養育小雞的原則是,對沒有自立能力的小雞,會盡全力照顧,但是,對能夠自立的小雞,母雞絕不溺愛,嚴格要求他們自食其力。
獅子的教子之道也很有意思。老獅子為了要磨煉小獅子,故意把小獅子推到谷底,讓小獅子在危險的環境中,自己努力掙扎,克服困難,設法從谷底爬上山頂。
小獅子要從谷底爬到山頂,必須歷經無數次的挫折:摔倒、爬起、摔倒、爬起。最后,小獅子才能遍體鱗傷地爬到山頂。當它靠自己的力量,千辛萬苦抵達山頂之后,才能培養出克服困難的氣魄與力量。
母雞與獅子都深知孩子不能過度溺愛與保護的道理,所以從小就要求它們自力更生,并制造機會磨煉孩子。由此,我可以領悟到,對孩子的教養,必須給予他們適當的鍛煉和健全的自我發展。這樣,將來他們進入成人的社會里,才能有善于自處、與人競爭的能力。
上一篇:不要懼怕困難
下一篇:做人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