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旅行帶很多東西,如何斷舍離?
我們都有外出旅行的經歷,有的人喜歡輕裝上陣,一個雙肩包走遍世界,所以才會有“背包族”的說法。有的人喜歡什么都帶著,一個巨大的行李箱不夠,還要加好幾個包。
實際上,外出旅行的時候,真正用得上的只有那幾件。
明明知道用不到,但還是會帶很多物品出門,為什么呢?
要么你是服務型人格,要么你有強烈的危機感。
服務型人格,就是過分無私,時時想的是別人的生活所需,而對自己的欲求總是能忍則忍。
我身邊有過這樣的人,大家一起出去玩去旅行,缺少什么都可以問她要,她基本上都備著,不僅備著自己的,還準備了別人的,紙巾創可貼感冒藥等一應俱全。
當然,她的人緣也是最好的,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呢?
問題在于你自己是否開心。自己開心的話,當然就沒什么了,可如果是委屈自己,甚至過度委屈自己,而去幫助別人,非服務型人格莫屬。
她在服務過程中,得到了肯定,獲得了價值感,獲得了滿足。如果別人要什么東西,她卻沒有,她就會有強烈的罪惡感,開始自責。
危機感則是另外一回事,她不一定是為了別人,也許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會帶上很多很多的物品,她腦子里想的是:
萬一下雨了呢,所以帶上雨傘,殊不知酒店就提供雨傘。
萬一擦傷了呢,所以帶上云南白藥,殊不知一個創可貼就足以應付。
萬一碰上壞人呢,所以帶上防狼噴霧劑。
萬一衣服洗了沒干呢,所以帶上很多很多的衣服。
……
她腦子里最多的就是“萬一”,一萬個好抵不過一個壞,這就是萬一,萬分之一的失誤都會讓她焦慮萬分。這是完美主義。
服務型人格以及危機感,是怎么來的呢?
從小時候來的,我們很多問題都是從小時候來的。“小時候”就好像一顆種子,你打磨成什么樣,長大就什么樣。
如果父母的教育比較嚴苛,處處要求完美,考試90分還不夠,要100分,那么這個孩子就可能有強烈的危機感。
如果父母大大咧咧,什么都不管的話,孩子就容易養成服務型人格,她必須什么事情都想到,以博取父母的歡心。而父母的表揚,又會進一步地鼓勵她“服務”得更好。而長大以后,她就會把社會上所有的人都當成“父母”去進行服務,追求完美的“服務”。
我們都是這樣的,把家里的關系復制到社會中去,復制到婚姻中去,復制到對下一代的教育中去。
直到你覺得這樣不太好。
如何破呢?
要求自己至少有一次極簡旅行,帶上少量的衣服、基本的洗漱用品,一個小包就能裝下。
試一試這樣的旅行,體驗一下。看看到底會不會發生什么意外的事情,到底能不能完成一次簡單的旅行。
你會發現,一個雙肩背包足夠了,足夠了,足夠了。
如果你能做到,也就開始了修正,開始了新的生活。
上一篇:斷舍離總是不成功,如何斷舍離?
下一篇:無限的靈感點燃無限的生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