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你的攻擊性,如何斷舍離?
李敖走了,不勝唏噓之余,我們對他最深刻的印象是一個“斗士”。
他和誰都斗:
和胡因夢結束了114天的婚姻之后,罵了她半輩子。
說韓寒是“臭雞蛋”,楊瀾反問他韓寒有沒有優點呢,他說長得還算好看。
他離開之后,微博微信里評論最多的就是他活出了自我,活得精彩。
這和我們經常說的“做自己”很像。
按照弗洛伊德的說法,每個人都有生本能和死本能,死本能就是毀滅自我的沖動,但是不能毀滅自己啊,所以就產生替代性攻擊,去毀滅別人。
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沖動,如何處理這種沖動就是一個很大的學問了。
李敖的處理是向外攻擊,攻擊每一個對自己不利的人,自己看著不順眼的人。活得灑脫,想說就說,想做就做。
為什么很多人覺得這樣好呢?因為我們做不到這樣灑脫,于是找來一個人替代,崇拜他,喜歡他,以為他做到了,自己就做到了,從而安慰自己。
這就是偶像的由來。
我們既然做不到灑脫,做不到向外攻擊,那就只有向內攻擊,攻擊自己,折磨自己,明明看著不順眼的事情不敢說,不想做的事情不好意思拒絕,很多事情都是逆著自己的本意去做。
在心里糾結不已,無法釋懷。
這時候,李敖來了,他很自我,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個投射的對象。從這個意義上說,李敖和咪蒙都一樣,你看咪蒙的文章,除了攻擊,還是攻擊,但是粉絲眾多。
我們常常講做自己,其實真正做自己的人是不講這個的,因為他已經在做自己,不曉得還有另外一個自己去做,還有另外一個自己存在。
叫著做自己的,恰恰是沒有做自己的。
誰會喊我要有錢呢?缺錢的人啊!誰會喊我要喜悅我要平靜呢?是那些悲苦和煩躁的人啊。
健康的人在干嗎?
云淡風輕波瀾不驚地過日子啊,每個日子都是好日子,都平平淡淡的,也幸福滿滿的。
安放好你的攻擊性,想說什么想做什么就要講出來,別憋著。
再不濟,精神分析還有一個方法:升華。
本來這個人愛打架,好斗,如果放在社會上可能有危害,后來他當了橄欖球運動員,天天在球場上橫沖直撞,這個攻擊性就被釋放了,很舒服,對社會也沒有害處,做好了還能名利雙收。
這就是升華。
上一篇:什么都想極簡,如何斷舍離?
下一篇:喜歡亂買,如何斷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