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閱讀”是為了撞擊思想火花
馬逸飛同學: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不滿足于學習本專業的知識,愿意向相鄰專業拓展,這種做法值得提倡。魯迅就曾說過:“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钡聡环Q為“萬能大師”的萊布尼茨在大學學習期間也很喜歡“跨專業閱讀”。
1661年,15歲的萊布尼茨進入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專業。他不僅學習法律專業知識,而且學習人文學科課程,包括哲學、修辭學、文學、歷史、數學、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翱鐚I閱讀”使萊布尼茨掌握了大量科學知識。1663年,17歲的萊布尼茨寫成了《論個體原則方面的形而上學爭論——關于“作為整體的有機體”的學說》一文。因這篇出色的哲學論文,萊布尼茨獲得了萊比錫大學學士學位。為了攻讀博士學位,萊布尼茨在繼續研究法學的同時,大量閱讀哲學著作,還利用暑期聽數學家韋爾的數學講座。1666年,20歲的萊布尼茨為取得法學博士學位做好了準備,不久,德國阿爾特多夫大學正式授予萊布尼茨博士學位?!翱鐚I閱讀”使得萊布尼茨成為名副其實的“萬能大師”:在化學方面出版了《磷發現史》;在物理學方面出版了《物理學新假說》;在地質學方面出版了《原始地球》;在哲學方面出版了《形而上學談話》《人類理智新論》《單子論》。費爾巴哈說:“近代哲學領域繼笛卡爾和斯賓諾莎之后,內容最為豐富的哲學乃是萊布尼茨?!边@是對萊布尼茨學術造詣的客觀評價。
在問及學習中的困惑時,你回答說“跨專業的書籍讀不太懂”。無論一個人的知識多么淵博,也很難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于從未接觸過的其他專業的書籍,讀不懂屬于正常現象。有兩種方法供你選擇:一是對經典專業書籍讀不懂可暫時放一放,先找一些普及型小冊子瀏覽。等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之后,回過頭來攻讀經典專業書籍。二是在導師的引領下,精心挑選三五部經典專業書籍,下功夫“硬讀”。也可以采用你去年用過的辦法,邊讀邊查閱資料,力求消化。有這三五部經典著作墊底,再讀該專業的其他書籍就容易得多了。
需要說明的是,“跨專業閱讀”不是漫無邊際的瀏覽,應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跨專業閱讀”著眼于突破單純的“專業視域”和單純的“知識視域”,培養將人文社科與自然科學聯系起來的思維習慣。根據國內一些知名院校的經驗,研究生要兼顧六大領域: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科技進步與科學精神;生態環境與生命關懷;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這是21世紀所需的基礎知識框架。
第二,“跨專業閱讀”主要是為了撞擊思想火花,不宜陷入其他專業的“純技術”層面,不要試圖弄懂所有專業技術問題。舉一個例子:在研究新聞報道失誤這一課題時,我閱讀了醫學專著《誤診學》。這是一部研究探索誤診發生規律的醫學專著。我讀《誤診學》并不是要提高自己的診療技術,而是從中尋找啟發,系統思考新聞報道中的失誤問題。比如,為什么在一段時間里會接連發生失誤?從失誤中我們能夠汲取哪些有益的經驗教訓,能夠取得哪些帶有規律性的共識?怎樣從“失誤”中學習,防止重犯錯誤和屢犯錯誤?
第三,“跨專業閱讀”要同本專業的研究工作聯系起來,力求做到有用、有效。《考試周刊》2009年第29期就刊登了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劉爽、孟珊、陳昊合寫的論文《數學方法在傳播學領域中的影響和作用》。這篇文章就是把數學與傳播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揭示了數學方法在傳播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聞傳播專業就像一棵大樹的主干,“跨專業閱讀”就像給主干上添枝加葉,而不是游離于主干的率性瀏覽。圍繞主干進行“跨專業閱讀”,這也許是一種比較明智的選擇。
祝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1月10日
上一篇:“跨專業”研究生的優勢
下一篇:一旦開始就要堅持到底——寫給博士研究生的短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