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舒適區,勇敢邁出人生新步伐
生活中的我們總是會有這樣的時刻:課堂上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自己明明很想回答,卻沒有自信一定不會錯而不敢爭取主動;明明當初自己去參加聚會的目的是多認識一些陌生的朋友,開拓一下朋友圈,結果到了聚會當晚,相聊的還是那幾個相互熟悉的人;明明知道晨起鍛煉身體對自己好處多多,卻還是改不了每天熬夜晚睡的習慣……沒錯,從某種天性上來說,我們對接觸陌生事物和改變固有習慣有著一種天然的抗拒,我們總是習慣于窩在自己構建的那個舒適區里面,從不愿輕易改變。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的選擇其實都是在我們能力范圍以內所做出的自認為最優的選擇,因而可以說,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安全感的奴隸。
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舒適區,它或者是一成不變的節奏,或者是不愿做出改變的一種狀態,更或者是很多你早已習以為常的習慣。在這個熟知的安全區域里,我們的日常生活總是被熟悉的事物填滿,因為這些會給你帶來滿足,讓你認定“人生本就該是這樣子”。這一切的理所當然無比熟悉,讓你根本不會去思考為什么,也根本不會去追問為什么。你只會覺得這一切是那么的舒適,讓你放松,讓你能夠掌握,能夠擁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是我們人類的本性,也是我們的天然惰性所在。沒有外在的壓力和期望造成的不安,我們往往會心安理得,得過且過。
但是,親愛的寶貝,你我都無法保證我們能夠永遠待在自己的舒適區里面不受任何威脅。并且,在你從未走出舒適區,看到自己真正擁有的潛能時,你其實是無法理解自己能夠有多棒的。當你真正走出去以后,你必定會發現一個很不一樣的自己。常年待在舒適區的最大弊端是會讓我們逐漸變得麻木,就像是被溫水煮著的青蛙,習慣了越來越熱的水溫,忍受著越來越惡劣的生存環境,直到最后想要逃離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早已失去了跳出的能力和在外生存的能力。得過且過,是一個特別恐怖的詞語,是人生在世面臨的最無可奈何。懷抱著得過且過的心理會讓我們失去對每天多學一點、進步一點的干勁和熱情,會讓我們陷入越累越麻痹,越麻痹越辛苦的負能量怪圈。
因此,親愛的寶貝,當你發現自己身上已經開始有了這些征兆的時候,應當立刻抓緊時間,嘗試一下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畢竟未來變化多端、不可預料,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提前做好萬全的準備,隨時應對這世界出現的新變化。確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現實顧慮所在,因此,我們總是會出于這樣那樣的客觀原因,不敢嘗試新的事物,不敢踏出那一步。但我們完全可以讓自己在可控的范圍內適當得走遠一點,挑戰一些通常不太會做的事情,經歷某些不確定的東西。
鞭策自己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能夠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讓你了解到更為全面的自己。或許,等你走出來以后,你會發現,原先那些你認為太難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其實也還是有實現的可能。同時,督促自己早些邁出舒適區,的確能夠讓自己找到更聰明、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讓自己在處理新的變化和意想不到的變化時也能夠變得更加容易。因此,我們應讓自己勇于走出舒適區,勇敢地邁出人生的新步伐。
親愛的寶貝,當我們開始挑戰自己的時候,其實我們自己的舒適區也會逐漸得到調整。并且,當我們勇敢走出第一步,開始接觸新鮮事物和新的知識以后,我們會對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反思,會以一種新的視角和更高的要求重新審視自己,激發出我們更多的學習興趣并向固有的習慣和成見挑戰,在新舊交鋒和碰撞中不斷地充實我們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惰性,偶爾的懶惰其實也并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我們總歸也會有需要休息和調整自己的時候。可怕的只是讓懶惰成為習慣,讓膽怯成為常態,我們逐漸丟失了自己,最終迷失了自我。因此,親愛的寶貝,我們應當時刻提醒自己,只有當我們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不間斷地接受那些外在的挑戰和刺激,同時不放棄對自我目標的探索和追求,最終才能夠真的不負此生。只有在適當的時候跳出自己固定的舒適圈,我們才能夠不停地遇見更大的世界,才能夠越發逼近那個最真實的自己,看到我們最活力的模樣。親愛的寶貝,只有當你內心真正覺醒以后,你才會主動要求跳出自己的舒適區,而只有你真正遠離自己曾經的舒適區以后,你才會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你會發現,你真正的人生開始了。
上一篇:適度犯點小錯誤,讓你更可愛
下一篇:逞一時口舌之快,后悔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