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癥的診斷與訓練(一)
案例
世界上最著名的胡子恐怕要數圣誕老人的白胡子了。正是由于這雪白的胡子,人們更加感到了圣誕老人的慈祥和親切。假如圣誕老人沒有了他的大胡子,人們對他的喜愛程度會下降許多。然而,有一個叫艾伯特的美國男孩,一見到圣誕老人的白胡子便異??只牛瑴喩戆l抖,這是怎么回事呢?
艾伯特剛剛11個月,他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的一名實驗對象。在一個實驗中,實驗者讓艾伯特玩白鼠。起初,他一點也不害怕,后來,實驗者就在小孩玩白鼠的同時,敲打鋼棒,發出猛烈的響聲,艾伯特出現了恐懼的情緒。幾次以后,艾伯特只要一看到白鼠,即使沒有敲打鋼棒聲伴隨,也表現出極端的害怕。到了后來,不僅是害怕白鼠,對一些與白鼠類似的東西,如狗、白兔、棉花等,他也會害怕。甚至見到慈祥可愛的圣誕老人,由于他的大胡子,艾伯特也表現出了異常的恐懼。
對白鼠的不害怕到害怕,甚至到對與白鼠顏色相同的胡子的害怕,艾伯特的經歷表明,人的恐怖是一種經學習而來的情緒體驗,而且一旦形成后,還可遷移到許多相似的事物上,最終甚至可以導致某些恐怖癥的形成。
分析
恐怖癥是恐怖性神經癥的簡稱,是指對于某些事物或特殊情景產生十分強烈的恐怖感。這種強烈的恐懼與引起恐懼的情景和事通常都很不相稱,有的甚至讓別人很難理解。如有的學生,對學校產生恐怖,自己難以上學,甚至想服藥自殺;有的男教師患了恐女癥,講課時不敢抬頭,工作難以堅持;也有的人一碰到別人的目光,便面紅耳赤,冷汗淋漓等等??植腊Y患者雖明知自己的害怕不切實際,不合理,但由于其難以自我控制,若不采取積極的態度去認識和克服自身的毛病,就會導致嚴重的情緒障礙和行為障礙,甚至會嚴重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
其實,恐懼是人類的一種基本情緒體驗。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或遲或早,或多或少體驗到這一情緒,嬰幼兒時期的怕巨響、怕黑暗,成年后的怕失敗、怕受到傷害都是自然的。有人認為懼怕是一種天然的自衛方法,是人類應對危險從而保護自己的有效手段。另外,懼怕或許還是一種進步的動力,正是由于對于自然界事物的懼怕,人類才能不斷地謀求各種方式保存自己,發展自己。由此可以說,只要怕得有道理,怕得適可而止,那么怕就具有意義,從這一點說,我們倒不必擔憂自己有“怕”這種情緒。
然而,也有一些人的怕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眾人不怕惟獨他怕,眾人稍怕的事他可能怕得無以復加,且怕得無法制止,并且影響到一個人日常的行為和社會適應能力。那么,這就是變態的怕了,換句話說,他們患了恐怖癥。
那么,恐怖癥是如何產生的呢?一般而言,恐怖癥的根源是多種多樣的,一種常見的原因就是和艾伯特怕胡子的原因相近,即源于人們的習得性恐懼體驗。習得性恐懼體驗實際上與人們的創傷性經歷和體驗有關,當人們在生活的某一階段有過受傷害的體驗后,他就極易對之形成恐懼感。如經歷過火車失事的人害怕火車、鐵軌,溺過水的人怕游泳。假如以后可以避免創傷經歷的再現,恐懼就可能消失或被隱蔽起來。但如果個體受到新的精神創傷侵襲時,過去經歷過的恐懼就可能再現出來,以致形成恐怖癥。
恐怖癥的表現是對某種事物或情境的害怕,但恐怖癥本身并不可怕,若采用適宜的方法,患者完全可以摘下“恐怖癥”的帽子。
1.滿灌療法。這種方法尤其對有具體恐怖癥的療效非常顯著。但要注意的是,施行此法短時間內會在精神上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因而,患者獨自施行有困難,應該有專人幫助,助手應是自己最信任的人。
例如,可用滿灌療法治療黑暗恐怖癥。即患者和助手一起來到令患者最懼怕的黑暗處,開始的時候,患者一定精神高度緊張焦慮,但若在黑暗處能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自己所害怕的黑暗沒能給自己帶來什么傷害,那么這種恐懼就能減輕。如果助手此時談一些有趣的話題來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效果可能會更理想。
2.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也是治療恐怖癥的有效方法。它和滿灌療法讓患者直接接觸到恐懼物不同,采取的是逐級減輕恐怖癥狀的方式。具體治療方法是先列出能引起恐懼感由輕到重的恐懼事物分級表,然后在放松的狀態下逐級訓練。此法的第一個階段是想象訓練階段,第二階段是真實訓練階段,每階段都分不同的等級,由弱到強進行訓練。
如,對異性恐怖癥患者,可如此制定分級量表:
第一階段
第一步:想象與對方打招呼;
第二步:想象與對方握手致意;
第三步:想象與對方一般交談;
第四步:想象與對方深入交談;
第二階段
第一步:遠遠注視異性;
第二步:點頭向異性致意;
第三步:點頭并運用簡單語言打招呼;
第四步:有同性陪同與異性交談;
第五步:單獨一般交談。
值得注意的是訓練時必須同時進行放松,要在基本上不感到恐懼時,再進行下一步的訓練。
上一篇:心身疾病的防治
下一篇:恐怖癥的診斷與訓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