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繫辭下傳·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吉兇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兇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16)。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爲非曰義。
【譯文】八卦創成而分列其位,萬物的象徵就都在其中了;根據八卦重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都在其中了; 剛爻柔爻相互推移,變化的道理就都在其中了;在卦爻下撰繫文辭而告明吉兇,適時變動的規律就都在其中了。“吉”、“兇”、“悔”、“吝”,產生于變動;陽剛陰柔,是確立一卦的根本;變化會通,是趨向合宜的時機。吉兇的規律,說明守正就能獲勝;天地的道理,說明守正就被人瞻仰;日月的道理,說明守正就煥發光明;天下的變動,說明萬物都應當專一守正。乾的特徵,堅確剛健而以平易顯示于人;坤的特徵,隤弱柔順而以簡約顯示于人。爻,就是倣效此物的變動;象,就是模擬此物的情態。爻和象發動于卦內,吉和兇體現于卦外; 功績事業的興起體現于變動,圣人的意旨體現于卦爻辭。天地的弘大德澤是“化生”,圣人的重大珍寶是 “盛位”。用什麼來守持盛位?用“仁人”。用什麼來聚集仁人?用“財物”。管理財物端正言辭而禁止百姓爲非亂法就是“合義”。
【注釋】①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這兩句說明八卦是《周易》用來象徵萬物的基本卦形。《正義》:“言八卦各成列位,萬物之象在其八卦之中也。” ②剛柔——即陽爻、陰爻。《正義》:“剛柔,即陰陽也。論其氣,即謂之陰陽;語其體,即謂之剛柔也。” ③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命,《爾雅·釋詁》“告也”;動,指適時變動。這兩句說明卦爻辭告明吉兇,可據以適時變動。《韓注》:“繫辭焉而斷其吉兇,況之六爻,動以適時者也。” ④剛柔者,立本者也——立本,即確立一卦根本。《正義》:“言剛柔之象,在立(阮刻作“立在”,據《校勘記》改)其卦之根本者也。” ⑤變通者,趣時者也——“趣時”,指趨向適宜的時機。《正義》:“其剛柔之氣,所以改變會通,趣向于時也。”⑥吉兇者,貞勝者也——貞,正也。這兩句說明,《周易》揭示的吉兇情狀,在于申言守正者均可獲勝。即:立身不正,得吉將轉兇;守持正道,逢兇能化吉。《來氏易注》:“貞者,正也。圣人一部《易經》,皆利于正。”又曰:“勝者,勝負之勝,言惟正則勝,不論吉兇也。”案,“貞勝”,《釋文》謂姚信本作“貞稱”,尚先生指出“‘勝’、‘稱’ 音近古通”,并云:“貞,常也,言吉兇之道,無不與陰陽相稱也。”(《尚氏學》)于義亦通。⑦天地之道,貞觀者也——觀,瞻仰。“貞觀”即指守正則被人崇敬瞻仰。《集解》引陸續曰:“言天地正,可以觀瞻爲道也。”⑧日月之道,貞明者也——貞明,即守正則光明。《集解》引陸續曰:“言日月正,以明照爲道矣。” ⑨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一,猶言“專一”;“貞夫一”,即專一守正。《正義》:“言天地日月之外,天下萬事之動,皆正乎純一也。若得于純一,則所動遂其性;若失于純一,則所動乖其理。是天下之動,得正在一也。” ⑩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簡矣——確,堅確,剛健之貌;隤,音頹tui,柔順之貌。這四句即《上傳》“乾坤易簡”之義,此處承前文“貞一”而發,說明乾一于剛,坤一于柔,故示人以“易”、“簡”。《韓注》:“確,剛貌也;隤,柔貌也。乾坤皆恒一其德,物由以成,故簡易也。”(11)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這四句說明,“爻”是倣效物之動,“象”是模象物之形。案,兩“此”字,《本義》以爲:“謂上文乾坤所示之理,爻之奇耦,卦之消息,所以效而像之。”于義亦通。又案,“爻”、“象”之義,已見《上傳》,尚先生云“義皆與前複,以非一人所記録”(《尚氏學》)。(12)爻象動乎內,吉兇見乎外——內,指卦內;外,指卦外。《正義》:“爻之與象,發動于卦之內也”;“其爻象吉兇,見于卦外,在事物之上也。”(13)功業見乎變——《韓注》:“功業由變以與,故見乎變也。”(14)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指“化生”萬物。《正義》:“言天地之盛德,在乎常生,故言‘曰生’。若不常生,則德之不大;以其常生萬物,故云‘大德’也。” (15)圣人之大寶曰位——大寶,猶言“重大珍寶”,喻下字“位”。《正義》:“言圣人大可寶愛者,在于位耳。位是有用之地,寶是有用之物,若以居盛位能廣用無疆,故稱‘大寶’也。”(16)何以守位曰仁——仁,指“仁人”。此句說明守持“盛位”必須依靠有賢仁品德的人。《集解》引宋衷曰:“守位當得士大夫公侯,有其仁賢,兼濟天下。”案,《釋文》出“曰人”條,并云:“王肅、卞伯玉、桓玄、明僧紹作‘仁’”;尚先生指出“‘仁’、‘人’古通”(《尚氏學》),則此處當作“人”解,與下句“何以聚人”意正相承。又案,《正義》釋“仁”爲“仁愛”,于義亦可通。(17)理財正辭、禁民爲非曰義——理財,指治理財物、用之有方;正辭,指端正言辭、發之以理;義,猶“宜”。此句回應前文,說明必須“理財正辭、禁民爲非”,纔能“聚人”、“守位”,合乎“天地之大德”,成就“圣人功業”。《正義》:“言圣人治理其財,用之有節;正定號令之辭,出之以理;禁約其民爲非僻之事,勿使行惡,是謂之義。義,宜也,言以此行之而得其宜也。”
【說明】以上第一章。
《繫辭下傳》的章數,《正義》據周氏、莊氏分爲九章。今從朱子《本義》分十二章。
本章泛論卦爻變動,吉兇要義,并強調“造化功業”和“貞”的意旨。從基本內容看,此章作爲《下繫》之首,具有承上啓下的作用。
上一篇:周易·明夷卦第三十六《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下一篇:周易譯注·屯卦第三《《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經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