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敵制變:張純、王國相繼敗亡》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十一月,王國率軍包圍陳倉。靈帝下詔再任命皇甫嵩為左將軍,統(tǒng)率前將軍董卓,共有軍隊四萬人,去抵抗王國。
張純與烏丸酋長丘力居在青、徐、幽、冀四州境內到處搶掠。靈帝下詔命騎都尉公孫瓚進行討伐。公孫瓚在遼東屬國的石門山與他們交戰(zhàn),張純等大敗,丟棄妻子兒女,向塞外逃命。他們所搶掠俘虜的男女百姓,都被公孫瓚奪回。公孫瓚乘勝深入追擊,但沒有后援,反被丘力居等包圍在遼西郡管子城,堅守了二百余日,終因糧盡而全軍潰敗,士兵死亡了十分之五六。
董卓對皇甫嵩說:“陳倉形勢危急,請趕快救援。”皇甫蒿說:“不然,百戰(zhàn)百勝,不如不戰(zhàn)而勝。陳倉雖小,但城垣堅固、守衛(wèi)嚴密,很不容易攻破。王國兵力雖強,但攻不下陳倉,人馬必然疲乏,我們乘機進軍,這才是取得全勝的辦法,用不著去援救。”王國圍攻陳倉八十余天,未能攻破。
二月,王國的部隊疲憊不堪,解圍撤退。皇甫嵩下令進軍追擊,董卓說:“不行。兵法上說: ‘窮寇勿迫,歸師勿追。’”皇甫嵩說:“不然,以前我們不進攻,是躲避他們的銳氣;現(xiàn)在發(fā)動進攻,是等到了他們士氣的低落。我們現(xiàn)在所攻擊的是疲憊之師,而不是回歸鄉(xiāng)土的軍隊,士氣旺盛,王國部隊正要逃走,軍心渙散,已無斗志,并不是落荒而逃面臨絕境而變得窮兇極惡,能以一當十的 ‘窮寇’。于是皇甫嵩率領直屬部隊去追擊,命令董卓作后援。皇甫嵩連續(xù)進攻,大獲全勝,殺死一萬多人。董卓惱羞成怒,從此與皇甫嵩結下仇恨。
韓遂等人共同廢掉王國的首領地位,脅迫前信都縣令漢陽人閻忠擔任首領,統(tǒng)率各部。不久,閻忠病死。韓遂等人開始爭權奪利,繼而又互相攻殺,于是勢力逐漸衰弱。
皇甫嵩精通兵法,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棋高一籌;董卓死板,生搬硬套,才能不敵,繼之以怒,人情如此,不可不測。
上一篇:《臨危受命,營建霸業(yè)基地》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臨敵制變,以長擊短》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