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文化·燕趙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燕文化的形成
燕趙文化形成于波瀾壯闊的戰(zhàn)國時期,在戰(zhàn)國中期開始形成,到戰(zhàn)國后期成熟和定型。
燕文化的形成以燕昭王的報復(fù)伐齊和燕太子丹的謀刺秦王為主要標(biāo)志。燕國在西周以后一向默默無聞,它引起天下人的注意始于戰(zhàn)國中期的燕文公(前358—前330年在位,又稱燕文侯,《竹書紀(jì)年》稱燕成侯,《世本》稱燕閔公)。燕文公二十八年,蘇秦游說燕國結(jié)成六國合縱,趙國是合縱的主國,燕國是最初的發(fā)起國。合縱結(jié)成后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guān),合縱解除后秦國主動與燕國交好,秦惠王將女兒嫁給燕文公太子為妻。
燕文公死后,太子即位,燕國開始稱王,史稱燕易王。燕易王之子為燕王噲,燕王噲在位時發(fā)生了齊國軍隊攻入燕都的大事。
燕王噲死后,燕昭王即位。燕昭王首先是營建了燕下都武陽城。西周初新封燕國的都城是借助了今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的商城舊址而設(shè)立的,燕國在此建都約三百年左右。春秋時燕桓侯(一說為戰(zhàn)國時的桓侯)遷都臨易,在今河北容城縣境內(nèi),建都也約三百年左右。到戰(zhàn)國時又北遷到薊城,其地在今北京舊外城的西北部,至今仍存的薊門遺址大約就是古代薊丘的所在,薊城由薊丘而得名。據(jù)《水經(jīng)注》等書記載,古薊城有內(nèi)外城兩重,外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有十座城門。城內(nèi)有公宮、歷室宮。有燕市,會聚南北各地的物產(chǎn)。荊軻嗜酒,曾與屠狗為業(yè)的高漸離在此酣飲。今永定河古稱㶟水,流經(jīng)城南。 今蓮花池古稱西湖,在城以西,湖面東西二里,南北三里,川亭相望,是一處宜于游覽的大湖。燕國在薊城建都約一百五十余年,到北魏時舊城仍在,后被毀棄。燕文公時遷都易城,其地在今河北雄縣境。到燕昭王時,就又修建了下都武陽城。武陽城因在中易水(又稱武水)之北而得名,其地在今河北易縣東南五里。城址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至今部分城墻及臺基猶存。史書上說燕昭王為召延到的各國名士廣筑高宮大屋,鄒衍所居稱為碣石宮,到北魏酈道元著《水經(jīng)注》時尚見到凋墻敗館上鐫刻著許多名號。近年來對燕下都遺址進行發(fā)掘,發(fā)現(xiàn)有郾侯戈、矛及兵器作坊遺址,還有大量燕國刀幣。鐵制兵器眾多,并有淬火鋼劍。秦滅燕時,此城被毀。燕昭王修建下都的目的,據(jù)酈道元訪問當(dāng)?shù)氐睦先耍颊f燕昭王和太子丹既召延了各國人才,又不想讓他們窺伺到燕國的虛實,所以另建下都供他們居住,這個說法未必屬實。燕昭王修建下都城的目的可能是想更加接近中原,其用意是要報家國之仇。下都城的作用是薈萃各國的人才和組織、裝備、訓(xùn)練燕國的軍隊。
燕昭王是對燕地文化的形成起了關(guān)鍵作用的一位君主。修建下都城之外,他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招賢。為向齊國報仇,他卑身厚幣向各國招攬人才。他去見郭隗,請郭隗為他推舉賢才,表示燕國雖小,仍愿傾國以待。郭隗說:“君王一定要招攬賢士,請從郭隗開始。”燕昭王就為他改建屋舍,尊他為師。事情傳開,樂毅自魏國而來,鄒衍自齊國而來,劇辛自趙國而來,天下之士爭相前往燕國。
歷史上還流傳著燕昭王筑黃金臺和用重金買千里馬死骨的故事。《戰(zhàn)國策》中講到,郭隗告訴燕昭王,古代君王中曾有人用千斤黃金找尋千里馬,找了三年也沒能得到。有一名在宮中侍奉的涓人聽了后說:“臣愿意去找。”燕昭王派他去了,三個月后找到一匹千里馬,可是馬已經(jīng)死了,涓人就用五百斤黃金買回了它的尸骨,向燕昭王復(fù)命。燕昭王大怒說:“寡人要找的是活馬,要死馬有什么用?還白費了五百斤黃金!”涓人回答說:“死馬尚且用五百斤黃金來買,何況活馬?天下人聽了一定會認(rèn)為君王有誠心買馬,千里馬馬上就要到了。”果然不到一年,燕國就買到了三匹千里馬。南朝人任昉在《述異志》中記載:“燕昭王為郭隗筑臺,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為賢士臺,亦謂之招賢臺。”南朝詩人鮑照的《放歌行》詩中說:“豈伊白碧賜,將起黃金臺。”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風(fēng)》第十五首《燕昭延郭隗》詩中說:“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宋代詩人黃庭堅的《詠李伯時摹韓干三馬》詩中說:“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今河北易縣東南有黃金臺遺址。“金臺夕照”為燕京八景之一。
燕昭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經(jīng)過二十八年的恢復(fù),燕國財力殷富,士卒樂戰(zhàn)。于是燕昭王任用樂毅為上將軍,又借助其他賢士的幫助勸說趙、魏、韓、秦、楚五國發(fā)兵,各出銳師,合力伐齊。六國聯(lián)軍在濟西打敗齊軍,趙魏等五國隨后班師回國,燕國軍隊則在樂毅的率領(lǐng)下獨自攻入齊國,一舉攻克齊都臨淄,盡取寶器,放火焚毀齊宮殿宗廟,報了齊軍破燕的大仇。齊國大敗,除聊、莒、即墨三城外,其余七十二城都被燕軍占領(lǐng)。齊湣王逃到鄒、魯,鄒、魯之君不納,又逃入莒城,被楚大夫淖齒殺死。燕國報仇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年之蓄積,戰(zhàn)功自春秋五霸以來所未有,天下為之震動。燕軍在齊國駐守了五年。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與樂毅有仇,以騎劫取代了樂毅。齊國大將田單趁機在即墨反攻,大敗騎劫,失地全部收復(fù)。此后又經(jīng)過二十四年就到了燕國末代國君燕王喜。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國作人質(zhì)的太子丹逃回燕國。
太子丹是對于燕地文化的形成與成熟起了關(guān)鍵作用的又一位王室成員。燕王喜二十五年秦國滅亡韓國,二十七年滅亡趙國,兵臨易水。二十八年,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沒有成功。三十年秦滅魏,三十三年滅燕。六國之中燕國是最后滅亡的一國,而荊軻刺秦王便也成為六國的最后一次壯烈之舉。傳說中,太子丹被秦國扣留,欲回燕國,仰天長嘆,烏白頭,馬生角! 荊軻欲刺秦王,精氣所至,白虹貫日,天呈異象!太子丹從秦國逃回以后,深怨于秦,畜養(yǎng)武士,無所不至,為了報復(fù)秦國,即使舉燕國所有也在所不惜。他先找到鞠武,對他傾訴了一片心意,說:“我不肖,生于僻陋之國,長于不毛之地,從未遇見君子,聽其教誨。然而我心中有話,愿先生聽我陳訴。我聽說,男人最感恥辱的,是受了別人的侮辱還活在世上;女子最感羞愧的,是受到別人劫持而失了貞節(jié)。所以有的人,劍鋒頂在咽喉也在所不顧,身臨鼎鑊也毫不避縮,難道他們真的不想生存而樂于死去嗎? 他們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志操。現(xiàn)在,秦王反復(fù)無常,行事如同豺狼,對我不加禮遇,諸侯中沒有比他更惡毒的了。每當(dāng)我想起他,就痛入骨髓。然而,算算燕國的兵馬,畢竟抵?jǐn)巢蛔∏貒K晕蚁胝惺仗煜碌挠率浚瑢ふ液?nèi)的英雄,不惜用燕國的全部財富奉養(yǎng)他們,讓他們帶著厚重的禮物和言辭謙卑的書信前往秦國,刺殺秦王。秦王貪圖我們的禮物,又相信了我們的言辭,就會給勇士以可乘之機。這樣一來,一名勇士的一柄利劍,就可以當(dāng)?shù)蒙习偃f之師的效果,須臾之間就可以化解我永遠(yuǎn)的恥辱。如果不這樣做,那么我又有何面目生于世上,我即使死了也要懷恨于九泉。據(jù)先生所知,易水以北,有誰能不令我失望?我的恥辱也是先生的恥辱。”鞠武聽后,向太子丹推薦出田光,說:“我沒有能力為太子計謀,我知道田光,此人智深而勇沉,太子可以和他計議。”田光前去拜見太子丹,太子丹聞報,迎于道旁,退身而行,在前引路。登堂之后,為田光跪地拂席。田光坐下,見左右空無一人,只有他和太子丹在場。太子丹不敢正面就席,偏居一角,親自求教,把向鞠武說過的話重新陳述了一番。田光向太子丹推薦出荊軻,說:“臣年紀(jì)大了,不敢擔(dān)當(dāng)大事,荊軻可以。”太子丹送田光出門,告誡他說:“所說都是國家大事,請勿泄露。”田光聽了俯首而笑。
田光去見荊軻,荊軻允諾。田光又說:“太子丹告誡我不要泄露,這是在懷疑我。我聽說,俠士是不被人懷疑的,做事使人懷疑就不是俠士。”說罷伏劍自刎而死。
荊軻前去拜見太子丹,告訴他田光已死。太子丹驚愕失色,連連拜地謝罪,膝行而前,淚流滿面。于是尊荊軻為上卿,居上等的館舍,太子丹每天親自上門,供奉牛羊豬肉,并不時送來珍奇寶物,車馬和美女更是讓荊軻隨意享受。一天,太子丹陪荊軻在池邊觀賞,荊軻拾起一片瓦投向池中的烏龜。太子丹馬上讓人捧來金瓦,荊軻投盡了,太子丹再命人捧來,直到荊軻不愿投為止。另一天,太子丹陪荊軻一起騎乘千里馬,荊軻說:“聽說千里馬的肝味道很美。”太子丹馬上命人殺死千里馬,取下馬肝獻給荊軻。又有一天,太子丹為荊軻設(shè)宴華陽臺。酒酣,太子丹命美人前來彈琴,荊軻贊賞說:“一雙巧手!”太子丹就把美人送給荊軻。荊軻說:“我只愛她一雙手。”太子丹就讓人截斷美人的雙手,用玉盤盛著獻上。
二人共同商議刺殺秦王的事,荊軻認(rèn)為必須得到秦國降將樊於期的頭和燕國最富庶的督亢地區(qū)的地圖,才能取得秦王信任,親自召見他。太子丹不忍,荊軻獨自往見樊於期,說明意圖。樊于期說:“這正是我日夜所期望的。”執(zhí)刀自刎,頭墜背后,雙目不瞑。
太子丹預(yù)求天下之利匕首,得到趙國人徐夫人所制匕首,放在督亢地圖中。令勇士秦舞陽為荊軻的副使。秦舞陽十三歲時就已殺過人,性情兇狠,人不敢忤視。
荊軻等待其友同行。太子丹急于起程,對荊軻說:“荊卿如果無意起程,請先派秦舞陽前去。”荊軻大怒,叱太子說:“何用太子派人!提一匕首以入不測之強秦,豈是豎子所能?太子既然認(rèn)為起程已晚,現(xiàn)在就請辭行!”于是登車起程。在南易水和北易水之間,有燕國的南長城。太子丹送荊軻出國門,知道消息的賓客全都身穿白衣頭戴白冠送行。行至易水之上,荊軻作歌,歌辭說:“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高漸離擊筑,宋意和之。荊軻為變徵之聲,賓客人人垂淚涕泣。荊軻又為羽聲慷慨,聞?wù)呷巳瞬_目裂眥,發(fā)上指冠。勇士夏扶站在荊軻車前,刎頸相送,以壯行色。他是在荊軻出手之前刎頸自殺的第三位俠士。
荊軻于是升車而去,終不回顧。
到達秦國,入宮見秦王。秦舞陽震恐色變,荊軻帶笑而進。取出督亢地圖獻上,秦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于是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刺之。秦王驚起,絕袖而去,拔劍,劍長拔不出。荊軻逐秦王,秦王環(huán)柱而奔。眾臣驚愕,猝起不意,盡失其度。過了好一會兒,秦王背負(fù)長劍,拔出劍擊荊軻,斷其左足。荊軻倒地,投匕首擊秦王,中銅柱,火出。秦王再擊荊軻,斷其兩手。荊軻身中八創(chuàng),自知事功不就,倚柱大笑,箕踞而罵,說:“事功所以不就,是因為我想要活擒你獻給太子。”
荊軻已死,秦王悒悒不樂許久。
上一篇:貴州文化·漢文化在貴州的發(fā)展·流放者和文化傳播者—陽明心學(xué)及在貴州的傳人
下一篇:燕趙文化·以今黃河為界線的區(qū)域沿革·燕趙自然地理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