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西平寶嚴寺塔
寶嚴寺塔俗稱東關塔,位于西平縣柏城鎮東大街寶嚴寺西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西平縣志》記載:“寶嚴寺建于唐,寺外有塔”。寶嚴寺塔曾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四月、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九月兩次修葺。1980年維修時在塔剎底座下面發現北宋“元符通寶”“崇寧重寶”銅錢,根據題記和建筑風格特征,該塔的建筑時代是北宋中晚期。
寶嚴寺塔為六角七層樓閣式磚塔,塔高28.80m,高度和塔壁逐層向上遞減,外形呈柔和優美的拋物線形,挺拔秀麗。塔身使用了37種不同型號的青磚砌成,外壁用白灰砌縫,內壁用黃泥壘砌。
塔的外壁有龕,龕內砌有飛天等浮雕花磚及修塔紀年磚。塔身西面辟圓券門,由塔門可進入正方形塔室,塔室壁上砌海石榴花和佛像雕磚。塔門北壁有登塔梯道,順梯上塔即至第二層東門。檐部磚雕斗栱為五鋪作出雙杪,轉角做出磚雕檐枋,上為子角梁與套獸,并有石雕龍頭角梁。磚雕檐椽、飛椽、板瓦。二層平座斗栱為斗口跳式,大櫨斗正面出華栱一跳,上承普柏枋與雁翅板。二層塔壁東、西兩面有圓券塔門,轉角有圓形倚柱。由東門南壁圭形門順梯上登,至第三層塔室西南壁而出。三、四、五、六、七層塔檐與平座結構大體與第二層相近,只是層間距離逐漸變矮。塔心室為六角形,頂部磚疊澀六角攢尖頂。由小室順豎井梯攀登可直達各層,每層內砌成攀登的梯窩。第六層塔心室內置木質剎柱,直通塔剎。塔剎鐵鑄,覆缽上鑄覆蓮,再下為六角形鐵鑄剎座。
檐部構造(文宣提供)
全景(文宣提供)
上一篇:古代城址·襄城城墻
下一篇:紀念建筑·許昌關帝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