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精忠報國
岳飛(1103—1141),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并練就一身好武藝。19歲時投軍抗遼。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
岳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墒?,腐敗的北宋統治集團,采取妥協、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趙佶、欽宗趙桓被擄走后,繼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頭目趙構,同樣是個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樂之中,沒有真正組織抗金民族戰爭并把它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任用秦檜等投降派,通過他們出面進行一系列議和投降活動;一面則利用宗澤、岳飛、韓世忠等抗戰派,抵擋金軍的凌厲攻勢,以保住他的皇帝寶座和積累屈膝求和的資本。
到了十二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東自江淮、西至陜西一線的宋、金雙方對峙的軍事分界線形成后,趙構、秦檜統治集團,實際上已經成了南宋抗金斗爭最大絆腳石;反過來,岳飛、韓世忠等抗戰派,則成了趙構、秦檜投降派活動的最大障礙。南宋朝廷內部抗戰派與投降派的斗爭,日趨尖銳。
對于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岳飛堅決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并置個人榮辱安危于度外。1139年(紹興九年),岳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出謀劃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銜之(抱恨)”。和議達成后,高宗趙構得意忘形,頒下大赦詔書,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墒?,詔書下了三次,岳飛都加以拒絕,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銜)的爵賞和三千五百戶食邑的封賜。他在辭謝中,痛切地表示反對議和,并再次表示收復中原的決心,“愿定謀于全勝,期收地于兩河,唾手燕云,終欲復仇而報國?!?/p>
岳飛的舉動,無異于給宋高宗當頭潑了冷水,從而更使趙構、秦檜懷恨在心。但岳飛不顧個人得失,堅持抗戰到底的立場,率領軍隊,聯絡北方義軍,卓有成效地從事抗金戰爭,籌劃收復中原、統一祖國,成為全國抗金民族戰爭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紹興九年)夏,金兀術撕毀紹興和議,傾巢而出,再度發動大規模的對宋戰爭。在東、西兩線軍取得對金大捷的形勢下,岳飛揮兵從長江中游挺進,實施銳不可擋的反擊,他一直準備著的施展收復中原抱負的時機到來了。
岳家軍進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義民兵的熱烈歡迎。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術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岳飛親率將士,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將領,把金兀術打得大敗。岳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術,可惜沒有找到,手殺敵人數百,身受幾十處創傷,豪勇無比。
岳家軍將士素有“守死無去”的戰斗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軍陣容動搖。郾城大捷后,岳飛乘勝向朱仙鎮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里),金兀術集合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術連夜準備從開封撤逃。南宋抗金斗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復了。岳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破掉酒戒慶祝)”而金軍則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但是,外敵難以撼動的岳家軍,卻遭到了南宋朝廷內部投降派的摧殘。就在這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甘心充當兒皇帝的高宗趙構,因擔心一旦中原收復,金人放回他的哥哥欽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與金人議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竊取了宰相高位的內奸秦檜,也抓住高宗這個難言的心病大肆活動,破壞岳飛的抗戰。他們狼狽為奸,密謀制訂了全線撤軍、葬送抗金大好形勢的罪惡計劃。他們首先命令東西兩線收兵,造成岳家軍孤軍突出的不利態勢后,即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名,連下十二道金牌(紅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在要么“班師”、要么“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岳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不得不忍痛班師。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于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的抗金英勇斗爭,至此被迫中斷。岳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岳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術連夜棄城北竄,準備北渡黃河,使岳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這時,有一個無恥的書生,騎馬追上金兀術扣馬而諫:“太子(兀術)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沒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于外者”,金兀術這才又整軍回到開封,并以不費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奪了回去。
岳飛一回到臨安,立即陷入秦檜、張俊等人布置的羅網。1141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監察御史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術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后可和?!痹趦韧鈨晒蓯簞萘A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
從他身上,秦檜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但岳飛卻仍于紹興十一年農歷除夕夜,被趙構“特賜死”,殺害于臨安大理寺內,年僅39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云亦被腰斬于市門。岳飛父子及張憲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表n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妙語點睛
岳飛不愧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宋百姓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
警世良言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飛《滿江紅》
上一篇:屈原悲憤投江
下一篇:岳飛精忠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