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元坊·其二》中外哲理詩賞析
士人乏奇才, 動輒咎貧賤。
豈處貧賤中, 抱負遂難見?
曲逆方宰肉, 一鄉已稱善。
諸葛當躬耕, 三分定佐漢。
內反無足憑, 氣餒徒炫亂。
不見玉韞山, 與石自有辨。
懷才不遇,報國無門,這類慨嘆、呼喊幾乎貫穿整個中國古代作家的文集。這的確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一個非常突出而又習見的主題。計元坊的這首詩于此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計氏認為,真正有才華的人是不可能被埋沒的。士人大喊大叫,動輒埋怨自己出身貧賤,無路請纓,其實是缺乏真正的才干。如果真有“奇才”,就一定不會埋沒。難道身處貧賤之中,遠大的抱負就一定難于實現?未必如此。
“曲逆方宰肉,一鄉已稱善。諸葛當躬耕,三分定佐漢。”“曲逆”,指曲逆侯陳平。陳平未貴之時,為鄉里分肉,因其主稱公平,受到鄉里人的稱贊。事見《史記·陳丞相世家》?!爸T葛”,指諸葛亮。諸葛亮躬耕隆中,已定下三分天下之策,并決定輔佐劉備興復漢室。陳平是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為西漢建國立下了奇功。諸葛亮更是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的蜀漢重臣。他們二人都有過一段布衣生涯,但由于他們均懷奇才,最終都成就了蓋世之功。詩人舉此以例余,言奇才終不可沒。
“內反無足憑,氣餒徒炫亂?!笔〔熳陨恚瑳]有真正可以憑借的才能;勇氣不足,還要白白炫耀一番,這只能讓人恥笑?!皟确础?,反躬自身。
“不見玉韞山,與石自有辨?!睂氂窦词固N藏在山上,和一般的石頭還是有區別。胸懷奇才之人,即使混雜于眾人之中,與眾人還是有別。
此詩所講的奇才終難沒在理論上講是正確的;但是,僅僅這樣講的確不全面。機遇對任何人都非常關鍵,尤其是對奇才,更是如此。此其一。
第二,士人之才,多種多樣。有經邦治世之才,也有舞翰弄墨之才。但是,封建士子本身和此詩的作者似乎都未將其嚴格區別開來。不少封建士子自謂可以治世理民,其實并非如此;此詩所舉“曲逆”“諸葛”,也都偏于政治人才。
第三,貧賤可以扼殺人才。這與詩意有違,但現實常常是這樣冷酷。
上一篇:《白居易·其二》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趙翼·其二》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