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黃庭堅
人生要當學,安燕不徹警。
古來惟深地,相待汲修綆。
這首詩送人時并勸學。“學”被詩人視為人生諸務之要。“學”的內涵也不是枯燥乏味,迂訥呆板的皓首窮經,雕蟲蠹簡,而是以儒家詩書文化為主干,夾以道德修養的成分,努力實現“賢”、“德”的倫理境界,并取老莊之學中超然物表、避刃藏鋒的內容作為立身處世的補充。所謂“事幽屏”。可見這個“學”,不純是知識的積累,包含文化素養、人格塑造、審美育化諸多問題。“要當”二字發意厚重,詞氣中肯,透露了詩人與被送者的師友之情及長者口吻。被送者似有聰穎勤奮的賦性和學能成材的稟資。送者對他投以青睞,挽衣相留;為他的綴學歸去,表示深深的惋惜與悵惘,“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癭”。“安燕”句有二解。一解,“安燕”即安逸宴樂;“不徹警”即《左傳》宣公十二年中“諸侯相見,軍衛不撒,警也”之義。徹,通撤。意謂:軍伍在笙簫齊奏、絲弦互鳴的宴樂場合,猶戒備不懈;為學者自當效法,勤而不怠,孜孜莫倦。另一解,警,自勉警勵;“安燕”與勞倦相對,指舒適安樂。《荀子·修身》“安燕而血氣不惰,勞倦而容貌不枯。”意思是,安樂悠適的處境,容易使人享受投閑,喪失銳氣,此乃為學之大忌;學者當此境,應自警自戒,磨礪意志,好自為之。二義均通,皆扣定“要當學”三字,強調為學的重要性。
上一篇:《送孔先生還山(節選)·[宋]韓維》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送楊少府貶郴州·[唐]王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