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原文與翻譯、賞析
陳亮
送章德茂大卿使虜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①,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②,會向藁街逢③。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④,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⑤,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⑥。
【注釋】 ①當場只手: 獨當一面,獨立支撐。②穹廬: 北方一些少數民族居住的圓形帳篷,此指金統治者。③藁(gao稿)街:在長安城內,漢時外國使臣居住之處。④封:疆域。⑤腥膻:牛羊的腥臊氣,這里指金人。⑥赫日: 火紅的太陽。
【詞大意】 不見南宋出師已久,不要說沒有良才。你是獨當一面、力敵萬夫的英雄,只身赴金廷。自許堂堂漢使,猶如洋洋河水東流,永遠自守盡忠。姑且再次拜金主,總有一天會把敵人首領活捉在藁街示眾。
中原廣大國土,其中定有人恥于向金稱臣。祖國萬里江山淪陷,我千古英靈何在?浩然正氣何時通天地感鬼神?金國命運何須詢問,我大宋前途定是如烈日當空。
【賞析】 此為陳亮代表作,寫于淳熙十二年 (1185) 十一月。當時,宋室南渡已60年,“隆興和議” 向金廷拜表稱臣也已20余年,南宋君臣茍且偷安,不圖恢復。淳熙十二年,宋孝宗命章德茂 (名森) 為正使,賀金主完顏雍生辰(萬春節)。陳亮雖身為布衣,然時時以國家興亡為己任,面對此辱國之行,頗為慷慨,借送友人章德茂之時,寫此詞壯其行,抒己志。全篇立意高遠,氣勢磅礴,凜然正氣溢于言表。
開頭兩句,以否定句式入題,有力地統攝全篇。“不見南師久” 勾出了南宋朝廷不圖進取,龜縮江南的丑態,抨擊了投降政策。“漫說北群空” 一句,引用了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韓愈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的典故,著一“漫” 字,既指斥了金廷目無南宋狂妄自大之態,又駁斥了朝中的抗戰無人的錯誤觀點。這兩句緊扣 “使虜”題意。“當場只手” 以下五句,是對 “漫說北群空”一句的具體化,以實筆寫章德茂。這幾句既是對他的贊揚,更是對他的屬望。預祝他以萬夫莫當的英雄氣概,只身出入金廷,不辱使命,為國爭光。因當時朝臣懾于金人淫威,不敢出使,而章德茂卻毅然使金,故稱頌他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畢竟”一詞強調了章使臣的杰出。“自笑”是自許、自期之意。“且復穹廬拜”二句,一句是嚴酷的現實——暫時屈尊朝拜金主,一句是美好的理想——將來必會取得勝利。“會向藁街逢”,引典表達作者的必勝信念。《漢書·陳湯傳》載陳湯斬匈奴郅支單于后奏請“懸頭藁街”,以警來犯者。此句是本詞主旨,借以激勵友人與廣大人民,這在君臣一片投降聲中,是頗有膽識的壯語。這兩句以一反一正,一實一虛的強烈對比,表現了作者的愛國之情。
過片之后,抒發豪情,繼續激勵友人。“堯之都”五句,以短促的排比句開頭,猶奇峰突起,頗有氣勢,給人以強烈的感受。這里既是談現實,又是追述歷史。從現實講,在敵人占領的廣大中原地區必定有恥于向金朝臣服的人。南邊的 “萬夫雄”,與北邊的 “恥臣戎”相呼應,那么恢復中原指日可待。從歷史上講,中原民族素有堅強不屈的精神,只要發揚光榮傳統,抗金必定勝利。“堯”“舜”“禹” 既指中原,又指中原民族。詞中的 “一個半個” 并非極言其少,而在于強調說 “于中應有”,以示肯定之意。“萬里腥膻如許”三句,以問句表達憂患之意,慷慨之情——祖國萬里江山淪陷,我千古英靈如今何在?浩然正氣何時通天地感鬼神?這里以問句提頓蓄勢,形成欲遏不止的態勢,急切地表達了發揚正氣,伸張正義,喚醒人們愛國強國的思想感情。在蓄勢之后,最后以勝利的豪情——金國失敗何須再問,宋朝定會紅日當空,國運中興——結束全篇,行文跌宕有力。結尾處與開頭遙相呼應,使意境拓開,展示了未來的光輝圖景。
陳亮是一位具有先進思想的愛國詞人,很多詞篇是直抒“平生經濟之懷” (葉適《書龍川集后》),此篇表現了贊許出使者,揭露當權者,鞭撻侵犯者的主題,與廣大人民的抗敵救國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與時代脈搏一起跳動,故而立意高遠。以論入詞,亦是本詞重要特色。陳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書》 中說: “南師之不出,于今幾年矣! 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氣抑郁而不得泄,豈以堂堂中國,而50年之間無一豪杰之能自奮哉?其勢必有時而發泄矣。茍國家不能起而承之,必將有承之者矣。”他化論為詞,直抒愛國之情,語質直而感人,其妙處正如陳廷焯所言“精警奇肆,幾于握拳透爪,可作中興露布讀。” ( 《白雨齋詞話》)
上一篇:《夢見貝雅特里齊死去》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江城子》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