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丑》原文與翻譯、賞析
薔薇謝后作
正單衣試酒①,悵客里光陰虛擲。愿春暫留,春歸如過翼②,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fēng)雨,葬楚宮傾國③。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④。靜繞珍叢底,成嘆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殘英小,強簪巾幘⑤,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⑥,向人欹側(cè)⑦。漂流處,莫趁潮汐,恐?jǐn)嗉t尚有相思字⑧,何由見得。
【注釋】 ①試酒:宋代在陰歷三、四月間有嘗新酒的習(xí)俗。②過翼:像鳥飛一樣掠過。③葬楚宮傾國: 承前,謂風(fēng)雨摧花。傾國: 美人。這里指薔薇。下句釵鈿喻花瓣。④蒙籠:草木茂密狀。⑤巾幘: 包發(fā)的頭巾。⑥顫裊:輕輕擺動。⑦欹側(cè): 傾斜。⑧斷紅相思字: 以紅葉擬落花,暗用唐宮人紅葉題詩故事。
【詞大意】 陽春時節(jié)嘗新酒,嘆游子光陰虛拋似水流。我囑春天暫時不要走,它卻像飛鳥掠過一點痕跡未留。請問春花何處有?薔薇凋謝,只因昨夜風(fēng)雨驟。花瓣落處有遺香,飄散在桃蹊和楊柳成蔭的大道上。哪個多情來追惜? 卻是蜂蝶叩窗來慰藉,就像那媒人和特使。
東園已沉寂,唯有草木日漸青蔥又茂密。我靜靜環(huán)繞薔薇枝,內(nèi)心感慨復(fù)嘆息。薔薇對人多情又多義,多刺的枝條牽住我的衣,莫非要傾吐深情訴別離?猛然間看到一朵小花我又驚又喜,把它插到發(fā)巾上頗感滿意。雖然它不及美人頭上的鮮艷花朵那么顫動弄姿,但它偎依在我頭巾上有多親昵!面對墮水的花瓣提請你注意,千萬不要隨波逐流漂到大海里,一旦被潮汐吞沒難留痕跡。勸君學(xué)那紅葉題詩,有情人終會擷起。
【賞析】 關(guān)于此詞的系年,周密《浩然齋詞話》云:“朝廷賜酺 (聚飲),師師又歌《大酺》、《六丑》二解。上顧教坊使袁绹問,绹曰: ‘此起居舍人新知潞州周邦彥作也。’ 問 《六丑》之義,莫能對。急召邦彥問之,對曰: ‘此犯六調(diào),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由此可知,這首《六丑》作于周邦彥提舉大晟時,也就是宋徽宗政和六年 (1116),這年作者60歲,5年后他便逝世。這首詞當(dāng)系作者借詠物抒發(fā)晚境落寞之情之作。
開頭二句由天時人事寫起,從“正單衣試酒”至“一去無跡”系借人喻花。周濟(jì)評 “愿春暫留” 以下十三字是: “千回百折,千錘百煉。”( 《宋四家詞選》) “為問” 句點出題旨。 “夜來”五句檃括了韓偓 《哭花》詩意,詩云: “曾愁香結(jié)破顏遲,今見妖紅委地時。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fēng)雨葬西施。”韓詩當(dāng)是以花喻馬嵬坡楊貴妃被李隆基賜死事。周邦彥雖不一定是以汴京名妓李師師喻薔薇凋謝,但從此后不久靖康亂起,李師師流落江南而所遭的不幸和“夜來風(fēng)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的詞句來看,這種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的。相傳周邦彥與李師師頗多交往,宋徽宗亦出入李寓。鑒于人物間的這種關(guān)系,把“多情”三句解釋為作者以多情而叩其窗的蜂蝶自比,這不能說求之過深。其實這里作者用的仍然是檃括之法,檃括的原作是晚唐崔涂的《殘花》詩。 崔詩前六句所描繪的這朵“殘花”,當(dāng)是一個妓女的象征。對于最后兩句“蜂蝶無情極,殘香更不尋”,周邦彥反其意而用之,正是自謂不改尋香舊情。
對于這首詞,蔣敦復(fù) 《芬陀利室詞話》總評之曰 “精深華妙”; 周濟(jì)《宋四家詞選》則對下片大為激賞,他說: “不說人惜花,卻說花戀人。不從無花惜春,卻從有花惜春。不惜已簪之 ‘殘英’,偏惜欲去之 ‘?dāng)嗉t’。”有的則嘆服結(jié)拍數(shù)句: “漂流一段,枝發(fā)新萼,長調(diào)不可得矣。” (《草堂詩余》引沈際飛語)這些看法自有道理。總的說下片將花擬人,進(jìn)一步抒發(fā)繾綣深情。但這種感情不是直線發(fā)展,而是回環(huán)往復(fù),層出新意。比如:“東園”覓芳落空,“嘆息”之余,自然要轉(zhuǎn)身離去;不料“長條牽衣”,花比人更有情,拉住“行客”欲訴契闊,即 “待話” 是也。“長條” 以下三句是作者對儲光羲 《薔薇歌》“低邊綠刺已牽衣” 句意的引中和發(fā)揮,從而形成了全詞的警策之處。正在“待話”之際,突然發(fā)現(xiàn)一朵“殘英”,驚喜之余,把它摘下來插在自己的發(fā)巾上。它雖然不及往日美人發(fā)上的時鮮花朵那么搖曳多姿,但它緊依發(fā)巾,對人格外親昵,令人更加愛憐。然而詞人愛惜的不僅是這朵不勝巾幘的小花,對其他那些遺香猶存 “亂點桃蹊”的落英亦倍加關(guān)懷,仿佛對著一個臨歧分手的情人,軟語叮嚀,一片拳拳心意。一叢薔薇哪會有這樣的靈性、又怎能解開這層層深意?對此,前人曾自問自答地說: “是人是花,合而為一”。一定要說是花,那也是“解語花”——一個作者曾經(jīng)十分鐘愛的美人的幻化。 所以這是一首檃括無痕、寓意深婉的詠物詞。《蓼園詞選》解此詞云: “自嘆年老遠(yuǎn)宦,意境落寞,借花起興。以下是花、是自己,已比興無端,指與物化,奇情四溢,不可方物,人巧極而天工生矣。結(jié)處意致尤纏綿無已,耐人尋繹。”這話是切中肯綮的。
上一篇:《代出自薊北門行》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六州歌頭》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