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不見月
羅 隱①
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蟾蜍②。【注釋】
①羅隱:見《煬帝陵》。
②蟾蜍:古人認為月中的陰影為蟾蜍,故月宮又稱蟾宮。
【賞評】
這是一首頗負盛名的諷喻詩。詩人借諷嘆蟾蜍陰影使月亮永遠得不到真正皎潔的天文現象,委曲表露出對世界清平的絕望。前兩句“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詩人描寫的是一種極正常的景象,薄暮時分,陰云籠住了天空,晚上當然就看不見清亮的月光了,但這兩句似乎暗喻著世界的混濁不堪。后兩句“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蟾蜍”,詩人的描寫則帶上了濃郁的個人感情色彩,只怕等到天晴云散時,也看不到皎潔的月光,為什么呢?因為如玉的輪盤里依舊養著骯臟不堪的癩蛤蟆!詩人選擇在中秋團圓時節作此種詩,確實可以看出他對這個時代已徹底絕望了。有人說唐詩至此也就落下了帷幕,因為唐人的心已死,李氏的江山也應亡了!
【詩評選輯】
宋·劉克莊《后村詩話》:羅隱《中秋夜不見月》詩:“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蟾蜍”,本于盧仝《月蝕》詩,然尤簡明。
上一篇:《鹿柴》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韓 偓《亂后卻至近甸有感》察古觀今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