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江峽山寺
張 說①
流落經荒外,逍遙此梵宮②。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煙紅。寶塔靈仙涌,懸龕造化功。天香涵竹氣③,虛唄引松風④。檐牖飛花入,廊房激水通。猿鳴知谷靜,魚戲辨江空。靜默將何貴,惟應心境同。【注釋】
①張說(667—731),開元前期重要的政治家、文學家。字道濟,一字說之,洛陽(今屬河南)人。武后天授元年(690)入仕。一生中“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學之任凡三十年”,是當時的文壇領袖。作為開元前期一代文宗,品評文苑,獎掖后進,深孚眾望。為文俊麗,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筆,多特承帝旨撰述,尤長于碑文墓志。與許國公蘇颋齊名,號稱“燕許”。
②梵宮:佛寺。
③天香:祭神﹑禮佛的香。
④唄:梵音聲。
【詩本事】
張說的詩體現了唐初“以禪入詩”的新趨勢,雖然不夠渾融,物我之間仍不泯痕跡,但是畢竟在融合禪境入詩方面作出了可貴的嘗試。
【賞評】
北宗禪法追求的是心靈的澄澈明凈,保持心境空靈是習禪的基礎。山寺處于江峽地區,偏僻難行,故而人跡罕至,極其清幽。詩人用動景來襯靜景,飛花飄落襯出環境的靜謐,水聲激越反襯出人聲罕有,這是指山寺之靜。“猿鳴知谷靜,魚戲辨江空”講的是江峽之靜。竹香隱約,梵唱縹緲,營造出一個似真非真、似虛非虛的空明境界。末二句點出,正是因為人的心靜,以心靈來觀照自然,人與景互相交會,方能體會到自然與佛理的完美契合,體會到“天香涵竹氣,虛唄引松風”的妙處。這首詩是張說詩中將禪境融入詩境的最好的一篇。
上一篇:《浩歌》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漁翁》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