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蔣貽恭
揚眉斗目惡精神,捏合將來恰似真。
剛被時流借拳勢,不知自身是泥人。
金剛,梵文vajra (“縛日羅”或“跋折羅”)的意譯,金中最剛之義。詩中所詠者,為“金剛力士”的簡稱。即執金剛杵(古印度武器之一)守護佛法的二天神,俗稱“哼哈二將”,常安置于寺院山門左右,左稱密執金剛,右稱那羅延金剛。塑像多裸出全身,纏衣裳于腰部,怒目作勇猛之相。同時,四天王像通常也稱“四大金剛”。蔣貽恭所詠的即為哼哈二將的金剛。“揚眉斗目惡精神”,兇神惡煞的樣子,濃眉高挑,怪目圓睜,一臉兇相。“捏合將來恰似真”,捏,說明是泥水捏合而成的,因其是假的,所以才說“恰似真”。金剛這相貌、架勢,被“時流”假借“拳勢”,還不知自身只是個泥人。時流,社會流行的潮流。拳勢,指金剛執杵握拳之態,不稱“權勢”而說“拳勢”,權勢就實了,拳勢卻只在其姿態外觀上。全詩語淺意明,近似于民謠。
這首詩借金剛以喻竊踞地位,裝腔作勢者。這種人威風凜凜、官氣騰騰,有的人還假借其勢,氣指頤使,不可一世,可是他們所憑借的卻是一個泥人。韓愈有首《題木居士》:“火透波穿不計春,根如頭面干如身。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從人對偶像的崇拜角度譏嘲了愚昧的人,而《詠金剛》則寫和信木居士的同樣心態的人,利用人們的愚而兜售其奸,更諷刺了金剛不知奸人利用人的愚,而以為是自己的“能”,詩人以“不知自身是泥人”一語挑破,戟刺有力。這首詩同時還啟發人,不要以為那些外觀兇惡或威嚴,就以為真,要不為假象迷惑,認清“泥人”的本質。
上一篇:《詠蟬·[唐]虞世南》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四十八盤·[宋]范成大》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