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蛻
我有平生心,摧殘不局促。
揖君盛年名,萬鐘何足祿。
量長復校短,鳧脛不愿續。
悲君淚垂頤,云山空蜀國。
《陳拾遺文集》,唐代文學家陳子昂作,共十卷。一名《陳伯玉集》。該集的序言中曾指出陳子昂“以高明之見首唱平淡清雅之音,襲騷雅之風,力排雕鏤凡近之氣,其學博、其才高、其音節沖和、其辭旨幽遠超軼前古……”
本詩以大膽率真見長,作者借陳子昂的不幸遭遇,抒發了自己的感慨。全詩可分三段。第一段為前八句,概述了讀陳子昂詩文的極大興趣和熱情,表達了對陳子昂的敬仰。
第二段共二十四句,由近及遠,而從近景過渡到遠景的契機是讀書產生的聯想。“沉湮死下位”是正面寫這位剛直不阿的詩人,生不逢時,處境困苦艱難。以后則從陳子昂生前的寂寞轉入身后事的凄涼。“露碑今已踣,剜刓存滅半”莫不使人感到極大的憤懣。這些詩句都是圍繞陳子昂文集來抒發情感的,其中的議論、感嘆是敘述描寫的自然引伸和升華,同時也加深了其思辯的廣度。
詩人沒有止于生活表面現象的復述,而是深入體悟,進行哲理性思考,使認識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最后四句為第三段,“量長復校短,鳧脛不愿續。”這里他巧妙地運用“斷鶴續鳧”這個典故:“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莊子·駢拇》)用長與短的辯證關系來比喻陳子昂與作者的差距,突出表現陳子昂的偉大。陳子昂固然是滿腹經綸的著名文學家,而作者劉蛻也并非等閑之輩。他也是唐代的散文家,并且做過左拾遺等重要官職,經歷也與陳子昂相近似。讀詩至此,全詩的主旨已經點出,隨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悲君淚垂頤,云山空蜀國。”這兩句詩,是這首長詩的結尾。這里的“淚”不僅是追念,也是強烈的控訴。
富有哲理的詩篇是詩壇上獨特的瑰麗之花,它往往熔敘事、議論、抒情于一爐,不僅能引起人們的思考,也給人以啟迪。
上一篇:《觀內懷山·[唐]王勃》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論詩三首(其三)·[元]元好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