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隱寺
宋之問①
鷲嶺郁岧峣②,龍宮鎖寂寥③。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④。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⑤。【注釋】
①宋之問(約656—約713),字延清,一名少連,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一說汾州(今山西汾陽)人。詩與沈佺期齊名,同為五言律詩奠基人,稱“沈宋體”。他的詩文詞精巧,形式工整,多應制之作。被貶后,有一些感懷之作。有《宋之問集》。《全唐詩》存詩三卷。
②鷲嶺:靈鷲山,佛教中傳說的佛祖隱居之地。岧峣:形容山勢高峻。
③龍宮:相傳龍王曾請佛祖講經說法,這里借指靈隱寺。
④天香:異香,此指祭神禮佛之香。
⑤天臺: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坐落在浙江天臺縣,天臺山的楢溪上有石橋,下臨陡峭山澗。
【詩本事】
宋之問先后依附武后媚臣張易之、張昌宗和安樂公主,陷入了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政治旋渦之中,后被貶、被流放。政治動蕩及個人寵辱無常的經歷,使宋之問感觸良深,而由朽爛陳腐的宮廷來到清新秀麗的水鄉,也使他開始滌凈心靈,境界升華。
【賞評】
飛來峰山勢高峻,連綿不絕,聳入云天。山色蔥蘢,空谷幽鳴,影影綽綽中靈隱寺便坐落其中。佛殿肅穆空寂,花自開落。山寺相映生輝,更見清嘉勝境。居靈隱寺則見門前江潮如線,登寺中塔樓便觀得紅日從海中冉冉升起,勝境佳處,怡人心境。每到秋爽時刻,常有似豆的顆粒從天空飄落,傳聞那是從月宮中落下來的。寺中佛香裊裊,四散開來,上飄天際,整個勝地空靈而神秘。詩人在靈隱山上,攀住藤蘿爬上高塔望遠,循著引水刳木尋求幽景名泉,一路上未凋的紅葉處處可逢,迎冰霜盛開的山花搶人眼目,使人神往。“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是說詩人自幼就喜歡遠方的奇異之景,能面對這愜意的景色正好洗滌心中塵世的煩惱。“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這兩句似寫天臺山,而實以天臺山代指佛教,是說因游靈隱寺便對佛教更為神往,冀盼度得靈魂入得佛教勝境。
【詩評選輯】
唐·元稹《唐檢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云:唐興,學官大振,歷代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煉精切,穩順聲勢,謂之為律詩,由是而后,文變之體極焉。
上一篇:《靈巖寺》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獨坐敬亭山》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