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荀鶴
在我成何事,逢君更勸吟。
縱饒不得力,猶勝別勞心。
凡事有興廢,詩名無古今。
百年能幾日,忍不惜光陰。
杜荀鶴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他的不少詩篇真實反映了唐末軍閥混亂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深重苦難,在當時是比較突出的。有些作品則是寫他自己的境遇和處世態度,詩意渾厚,頗有哲理的意味,同樣為世人所矚目。《贈李蒙叟》正是這樣的一首詩篇。
“在我成何事,逢君更勸吟。”首聯概述自己的境況。杜荀鶴生活于晚唐戰亂不止、民生凋敝的多事之年。作為一個有良心、有正義感的詩人,他“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秋日山中見李處士》),表現出一片救物濟世的熱忱。可是,他的詩“多主箴刺”,不能為世所容,“年年名路漫辛勤,襟袖空多馬上塵”(《感秋》),甚至“眾怒欲殺之”(見《唐才子傳》)。所以,這出句實際上就是詩人當時郁悒失意的真實寫照。面對這樣的現實,詩人又是持怎樣的態度呢?——“逢君更勸吟”。詩人的志趣并不在謀取高官厚祿,而是為了修己及物,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叫做“詩旨未能忘救物”(《自敘》)。對句正是這種思想的真實再現。你看,老友難得聚會,彼此傾心吐膽,暢敘情懷,哪里有半點惆悵落寞的傷感意緒和悲苦之聲?
“縱饒不得力,猶勝別勞心。”頷聯承上抒寫詩人力圖有所作為的壯懷。意思是說,即使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最后都落空了,但比起那些醉生夢死、毫無作為的人來,不知道要勝過多少倍!李白曾經有詩云:“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春日醉起言志》)。這兩句巧妙地化用了李白的詩意,而蘊意更加豐富深沉,詩人德行之卓異,心胸之闊大,以及激憤之情的摯切,于此概可想見。
“凡事有興廢,詩名無古今。”頸聯圍繞“事”與“名”展開議論。在詩人看來,世上的一切事情都有其從繁盛到衰敗的發展過程,唯有詩名是可以長存于世的。這一聯從表面上看似乎顯得十分平靜,其實,在平靜的外表下正回旋著感情的伏流。“事有興廢”,自當心存社稷,慷慨負氣;“名無古今”,更應自強不息,勇于為人。由于此聯是以頷聯作基礎,故而語氣斬截,震懾人心,表現出詩人的正直性格和美好情操。
“百年能幾日,忍不惜光陰。”尾聯是對友人的誠摯企勉。意思是說,人生百年,但屈指算來又能有多少天呢?難道就忍心白白地浪費時間,虛度年華么?此聯首先擺出百年幾日、轉瞬即逝這一客觀事實,提起友人的注意,接著以光陰荏苒,怎忍不惜的反問,為友人深思遐想展示了廣闊的空間。這樣寫來,既可見出行文的靈巧,更可感知寄意的篤厚,而讀者從詩人的娓娓話語中不正可以悟及這樣一個道理——愛惜時間的分分秒秒,莫因良機空逝而徒然嘆息。
全詩直敘徑說,議論而帶情韻,言事而寓哲理,因而格調高遠,雄健豪爽,在杜荀鶴詩中可謂難得之佳作。“百年能幾日,忍不惜光陰”,這對我們今天的廣大青少年來說,無疑是有著很好的激勵與鞭策作用的。
上一篇:《贈嵇康(節選)·[魏]郭遐叔》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贈羊長史(節選)·[晉]陶淵明》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