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紳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
十載長安得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
李紳(?—846),字公垂,潤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元和元年進士,穆宗召為右拾遺,翰林學士,歷官中書舍人,御史中丞,戶部侍郎。敬宗時遭貶,武宗即位后,召拜宰相,封趙郡公。死后贈太尉,謚文肅。《全唐詩》收其詩四卷。
此為奉和章詩的酬答之作。來詩有“金湯鍍了”之句,結合此詩可知章以得第為鍍金之舉,實為謙辭,章恐為新科進士。此詩即從鍍金生發開去,明似糾正章氏的偏頗,實則贊揚章氏的真才實學,貶斥了用盡心機,虛飾矯行,鍍金自重,以干謁權貴,攀附豪門,騙取功名利祿的宵小之徒。
“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文雖平白,卻是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閃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假金往往比真金更耀眼奪目。唯其假,才要以真飾假,來達到以假亂真,混水摸魚的目的。但即使鍍上一層薄薄的真金,雖然金光閃閃,煞是好看,也能將人蒙騙于一時,終難經受時日的考驗,鍍層一旦剝落,露出的還是個假金的真面目。假的總是假的,真相再加矯飾,終會大白于天下,南郭先生在樂班中裝得煞有介事,獨奏時只能逃之夭夭,落得個遭人唾罵的可悲下場。
相反,真金卻不總是閃耀著光芒的。蒙垢的真金黑不溜秋,其貌不揚,看上去連鐵塊都不如。章孝標寒窗十年,閉門苦讀,何人能識其真才實學?但真金是無須靠鍍金來裝扮門面的,只要用濕布、牙膏等用力一擦,就立即光燦日月,令人刮目相看,愛不忍釋。“十載長安得一第”,章憑滿腹經綸金榜題名,無須鍍金,即閃露出真金的本色,掂出真金的份量來,且又謙遜過人,虛懷若谷。李紳則以此詩將章的人品才學昭示于人,獎掖后學,讓這塊真金一直閃耀著芒。
李紳是唐新樂府運動中的重要詩人,詩風平易質樸,明白如話。此詩對比鮮明,反差強烈,比喻生動,憎愛分明,平而不失其曲,淡而愈增其濃,警譬簡賅,韻味頗豐。
上一篇:《立朝·[清]鄭燮》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紀大東溝戰事吊鄧總兵世昌(節選)·[清]繆鐘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