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山即事》張可久》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庭前樹,籬下菊,老漁樵相伴閑鷗鷺。聽道士步虛,教稚子讀書,引吟客攜壺。借賀老湖船,訪謝傅東山去。
這大概也是張可久歸隱的三年中,住在德清縣時(shí)候所寫的。
庭前有樹,籬下種菊,行動(dòng)處與老漁樵相伴,與鷗鷺為友,大概就是他那一時(shí)期生活的寫照。每天干什么呢?“聽道士步虛”,“步虛”,又叫“步虛聲”,是道士演唱經(jīng)文和吟唱與道教思想有關(guān)的歌,相當(dāng)于佛教的“梵唄”。“教稚子讀書”,課子孫,是雅事,也是樂事。“引吟客攜壺”,“吟客”,指吟詩作賦的同道中人。“攜壺”,等于說“載酒”。與朋友登山臨水,吟詠性情,是離不開酒的。
賀老,賀知章。唐玄宗把鑒湖一角賜給了他,所以這里說是“賀老湖船”。“謝傅”,東晉時(shí)名相謝安,曾隱于東山,后來出仕,說是“為蒼生起”。
曲寫得很瀟灑,但實(shí)際生活未必有那么清閑。
上一篇:《《譏時(shí)》 張鳴善》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送友歸家鄉(xiāng)》 湯式》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