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思》言情贈友詩歌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用玉紹繚之。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豨! 秋風肅肅晨風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有所思》為 《漢鐃歌十八曲》 中的名篇,屬漢樂府鼓吹曲辭,采自民間。在漢代樂府民歌中,情詩雖屬鮮見,卻很精采。此篇對后世影響頗大,多有仿作,而這首古辭在思想和藝術成就上被人們稱為古辭中的奇作之一。
這首詩通篇用女子的自述口吻,刻畫了一個眷戀遠方情人的女子,聽到情人有“他心”后的復雜心態。整首詩對女子沒有做外表上的任何描述,但一個堅貞剛烈,敢愛敢憎,感情細膩的相思女形象卻躍然紙上。
全詩可分為兩段,全力表現一個“思”字。上段十一句,開頭五句述說所思的情人“乃在大海南”,道遙路遠,難以相見。會面難,思愈苦而情分愈重,用什么方式來向情人表示自己平日里的苦戀呢? “問遺”為贈與之意,她準備了心愛之物“雙珠玳瑁簪”,作為贈物來表示自己的情愛。贈物同樣不易,唯其不易,方顯其情意之堅貞不移。語簡意長,蜜意柔腸盡在其中。這里極盡情深之意,為后面文字作了巧妙鋪墊。后六句寫這位女子聽到傳聞,癡心相戀的人有了 “他心”,她如何能容忍情人的背叛行為呢! 于是立即產生強烈的反應,她無法面責情人,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把象征愛情的“簪”作為發泄對象。這只玳瑁簪是上下兩個部分間緊密結合的道具,始則著意修飾簪子,雙珠不足又加玉飾。后來“拉雜” (折斷) 不足,又有焚簪之舉,還嫌不夠,把燒成的灰當風揚棄,要把愛從記憶里徹底抹去,并且恨恨地發誓: “從今以往,勿復相思! ”這幾句,節奏急促,環環相扣,把一個憤怒了的相思女的怨恨之態,活脫脫地顯露出來。這真是繪聲繪影的傳神妙筆,為讀者的想象展開了更遠的思路。
后六句又寫了相思女感情上的一大反復:焚簪揚灰之后,余怒未息,要想同感情上那樣深厚的情人馬上一刀兩斷,著實不易,當靜夜來臨,獨處時的習慣相思,又悄悄襲來,仔細回想過去,決絕的心緒猶豫了。“相思與君絕”是說你 (情人) 心變,我自然對你的相思要永遠斷絕,可語氣已經彷徨,深含嘆惋之意。“雞鳴狗吠”兩句,歷來說法不同,有說她發怒會被兄嫂知道; 有說天將亮,自己要快點作出決定,要不然,天亮時兄嫂就會知道此事了; 又有一說是女子要求情人來相會,相會不要動她的圍裙,不要鬧得雞鳴狗叫。還有一說,是女子揣摸情人心理,表白自己忠貞的話,說自己若與他人往來,定當驚動雞狗,兄嫂必知,自己是決不會有他心的,此說較為合乎情理。這樣思前想后的情緒,不外有兩層意思,一層是說我對你那樣忠貞,你卻變了心,怨恨不已; 另外她又反過來為其開脫辯解,如果對方生“他心”是因對自己忠貞的懷疑,只要他了解了真實情況,清除誤會,他們還會和好。怨恨中,有眷戀,使她不能斷然同對方決裂。
結尾兩句繼續深入地寫女子的怨憂之情,“妃呼豨”,是個關節處,許多人認為是擬聲詞,系嘆息聲。聞一多認為系 “樂工所記之旁注”,他在 《樂府詩箋》 中說 “妃讀為悲,呼豨讀為歔欷……歌者至此當作悲泣之狀也。”按此說,意思很明白了,歔欷是泣余之聲,原字是別字,悲歔欷表示詩中相思女傷心泣下而已。詩中有三個短句 “有所思” 、“摧燒之” 、“悲歔欷”,是女主人公感情起伏變化的三個轉折點,觀其語氣,只有這樣理解才語通氣順:悲歔欷是說怨恨中的女主人公眼含淚花,聽到颯颯秋風,如怨如訴,好像和她一樣的悲涼心酸。“晨風” 為鳥名,即鹯,飛行高遠迅疾。“飔,疾速之意。”整夜無眠的女子抬頭仰望,鹯已開始迅疾地飛翔,天色將亮。她指心盟誓: 太陽就要升起,我清白堅貞,問心無愧,天日可鑒。這里是在向天也是向情人表白。進一步表明相思女無法驗證傳言和自己的猜測,她希望聽到的消息為誤傳,也希望情人有他心后,只要能回心轉意也行。她怕那消息是真的,心里又閃現出點點希望之火。這種種無法掃去的念頭,攪成一團,使她無法下定決絕的決心,真真難壞了相思女。至于以后怎么樣,留給讀者自己去猜測吧,好似箭在弦,引而不發,余味不是更濃思路不是更寬嗎?
上一篇:《有所思》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望江東》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