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言情贈友詩歌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guān)塞長。
這是一首送別的佳作。
首二句寫景兼點時、地。“水國”交待送別地點,暗示這是南國水鄉(xiāng); 一個“霜”字,見出秋季的特征,而“夜有霜”,則給這秋季的夜晚增添了一股凜冽肅殺之氣。“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自宋玉在 《九辯》中發(fā)為這幾句悲秋送遠的吟唱之后,秋色與別離便似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從而一再出現(xiàn)在后代文人筆下。然而,細味此詩,又有不同于宋玉者在。首先,作者以女性的身份賦送別,自有其不同于男性作者的深婉細密處; 其次,宋玉之送別為白日之登山臨水,而此詩之送別卻為水國秋夜餞行; 更有甚者,別離的環(huán)境別具一種凄寒幽冷的氛圍: 眼前是一片落滿白霜的蒹葭 (泛指蘆葦,《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 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之語) ,遠處是一帶蒼蒼的山色,而高掛夜空那泛著迷離、清冷之色的一輪秋月,更給這眼前的蒹葭和遠處的蒼山染上了一層朦朧凄迷的色彩,當(dāng)此之際而要別離送遠,該是一種什么況味呵! “水國秋風(fēng)夜,殊非遠別時。”大詩人李白這兩句詩,實在是深深道出了個中的甘苦。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guān)塞長。”面對凄寒幽冷蒼蒼茫茫的景色而送行,任誰都要生出難以為懷之感,何況送者是女性?更何況行者前往的地點是萬里關(guān)塞? “關(guān)塞”,既意味著氣候的荒寒,又意味著路途的遙遠,更預(yù)示著相見的無期。“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同樣是李白的兩句話,加深了我們對女主人公此時此刻內(nèi)心情感活動的理解。不是嗎?今夕的別離已經(jīng)使人傷懷無盡了,而展望將來,一在江南,一在塞北,萬里阻隔,相見無期,怎不令人倍加感傷?在她看來,“千里”之別雖 “自今夕”始,但以后將夕夕都復(fù)如此,而那杳無盡期的“離夢”便有如萬里關(guān)塞,實在是長之又長呵! 這里,一個“誰言”,將詩意提起,而 “離夢”句承上推進,轉(zhuǎn)深一層,極真切、極深刻地展現(xiàn)了人物傷別懷遠那凄怨欲絕的痛楚情思,令人讀來,味之無盡。
上一篇:《送盧舉使河源》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送子相歸廣陵》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