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相歸廣陵》言情贈友詩歌
廣陵秋色雨中開,系馬青楓江上臺。
落日千帆低不渡,驚濤一片雪山來。
《明詩別裁》評李攀龍七言絕句云: “有神無跡,語近情深?!边@首送別之作即體現了這一藝術特點。
子相為作者的摯友。作者在《懷子相》中即對其“南粵東吳還獨往,應憐薄官滯天涯”表示深深的同情。這次于江邊送子相歸廣陵,作者心中那離別的感傷、深厚的友情,自可想見。但這個主旨,在詩中偏無一字正面表現?!皬V陵秋色雨中開”,詩人一落筆即借助聯想,化實為虛,從對面索物托情,描寫友人將去之地——廣陵的秋日雨景。那蕭瑟的秋氣,纏綿的雨絲,本來就最容易撩撥離人的愁思,何況是友人不得不去、詩人最不忍心提及的廣陵的秋氣秋雨呢! 這就虛中見實,表明詩人的一腔思緒,早已先友人而飛越到千里之外去了。不言離情,而離情最深。第二句再轉入實寫,“系馬青楓江上臺” 。實寫中仍有虛映?!敖吓_”是送別的地點,詩人神馳目注于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心潮起伏,正像浩浩東去的一江秋水。“系馬”則表示話別時間之久,情誼之深?!扒鄺鳌眲t使人聯想起 “青楓浦上不勝愁”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烘染出詩人在江邊送行話別之際的蕭瑟落寞之感。此時此地,再瞻望前程: “落日千帆低不渡,驚濤一片雪山來。”江上日落,暮靄沉沉,詩人的蕭瑟落寞之情又深重了。千帆低垂,難以渡過,離人的孤孑抑郁之感更濃厚了。偏偏就在此時,狂風怒吼,驚濤拍岸,似雪山堆起。詩人與離人心頭,也自然會涌現出和李白同樣的愁思: “白浪如山那可渡”,“一水牽愁萬里長”(《橫江詞》)。
這種離別的感傷、深厚的友情,就是這首詩的神韻,表面上似乎無跡可求,卻正是深深地滲透在對送別之地、將到之地秋景、秋雨、秋江的描繪中,因而才收到了語近情深、含蓄渾融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送友人》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送客》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