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荒臺(宮中鹿走)》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傳》記,淮南王欲反,召伍被計謀,伍被反對,說道:“上寬赦大王,王復安得此亡國之語乎!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今臣亦見宮中生荊棘,露霑衣也。”又,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第九》:“子胥曰:‘……今大王捐國家之福,以饒無益之讎,棄忠臣之言,而順敵人之欲,臣必見越之破吳,豸鹿游于姑蘇之臺,荊榛蔓于宮闕。”
【釋義】伍子胥諫吳王夫差,要他警惕越王,不然吳必亡于越,吳國宮闕、樓臺將荊棘叢生,野獸漫游其中。后人以麋鹿荒臺比喻社稷的敗亡。
【例句】①倚夕陽麋鹿荒臺,對平楚江空,老樹蒼崖。(盧摯〔雙調·蟾宮曲〕《吳門懷古》)這是作者在吳門懷古的作品,麋鹿荒臺指姑蘇臺遺址。②宮中鹿走草萋萋,黍離故墟。(楊維楨套曲〔雙調·夜行船〕《吊古》[漿水令])楊氏在吳懷舊吊古,化用伍子胥諫吳王語。
上一篇:元曲典故《鵬鷃高低(鵬鷃逍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六一泉》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