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冬》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朔初來,上書曰:‘臣朔少失父母,長養兄嫂。年十三學書,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學擊劍,十六學《詩》、《書》,誦二十二萬言。……’”
【釋義】三冬即三個冬天,也就是三年。據“注”云:“貧子冬日乃得學書,言文史之事足可用也。”東方朔被征用,上書說他的學歷,而以為自己學了三年,文史之事就是足夠應付了。后人以“三冬”指勤學,也可指“文史足用”。
【例句】①正是錦繡胸襟氣若虹,文章才學足三冬。(施惠南戲《幽閨記》第二出《書幃自嘆》)這一例是說文章才學已很好,足夠應用了。②憑著我三冬足用文章絕,揮翰墨,走龍蛇,穿宮錦,著朝靴,封官爵,享豪奢。(賈仲明(《元曲選》作武漢臣)雜劇《李素蘭風月玉壺春》楔子〔端正好〕)此例義同上例。③又不曾向皇家請俸祿,哎,也干著了忍三冬受盡苦。(武漢臣雜劇《包待制智賺生金閣》第一折〔天下樂〕)此例中忍“三冬”指苦讀。
上一篇:元曲典故《三從》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三分明月(二分明月)》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