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畫石畫松無兩般,猶嫌瀑布畫聲難。
雖云智惠生靈府①,要且功夫在筆端。
潑處便連陰洞黑,添來先向朽枝干。
我家曾寄雙臺下②,往往開圖盡日看。
【注釋】
①智惠:即智慧。靈府:指心。《莊子·德充符》:“不可入于靈府。”成玄英疏曰:“靈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謂心也。” ②雙臺:即漢嚴子陵釣臺處,在今浙江桐廬富春山處,有東西二臺,各高數百丈。(見《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嚴州府》)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三二、《全唐詩》卷六五一。
項洙,不詳。
這首題畫詩首聯提出了繪畫理論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即繪畫是以線條筆墨構成的藝術,只能畫形,不能傳聲。松石有形有狀,故易畫,瀑布聲無形無狀,故難畫。此一“難”字,既是徐凝“畫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聲出樹難”(《觀釣臺畫圖》)之“難”,亦是晉代大畫家顧愷之言畫“手揮五弦”易,畫“目送飛鴻”難之“難”。這揭示了繪畫藝術與其他藝術的主要不同之處。在《觀項信水墨》和《陳式水墨山水》兩詩中,詩人提出了繪畫中立意、構思的重要性,在這一首詩的頷聯中,詩人進一步提出立意、構思固然重要,但筆底功夫更不容忽視。若無筆底功夫,形無以托,縱然心中有千種主意亦不能表達出來,形成圖畫。立意與筆墨基本功是一組辯證關系,方干于一千多年前就已提出,實屬不易。“潑處”一聯表明項洙乃潑墨山水畫家,潑墨首創于王洽,王洽有《嚴光釣瀨圖》,可能即是項洙此畫所本。尾聯言及詩人曾居于畫中所描繪的嚴子陵釣臺處,想念釣臺的時候,便打開畫圖,細細欣賞,慰己思念之苦。
上一篇:《雪梅》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仲經家江貫道瀟湘八景圖(選三)》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