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傳奇·楊恩壽《麻灘驛·奪尸》原文與翻譯、賞析
【越調過曲·小桃紅】 (旦)恰才的長虹一劍斬妖魔。說甚么風雨重圍合也,實指望凈洗甲兵,壯士齊挽天河。那管他急點滂沱,卻不道陷泥淖,困山坡,泥滑滑馬蹄折也,奈妨主的盧何。更禁不起鬼箭利,黑暗里射人多。(行介)
【下山虎】準備著飛蛾撲火,那怕他地網天羅。(四旦孝衣執械追上) 小姐忠心報國,殺賊復仇,這樣忠孝兩全的好事,怎不攜帶我們呀? (旦) 好呀,結下了枉死城中伙。須知道百年易過,縱然是致命沙場,大古里香銷玉墮,這忠孝聲名永不磨。再休提女孩兒生來弱也,抵得鐵錚錚男兒一個。我父親在冥冥之中自然助我成功的。睢陽厲鬼能為禍,閃靈旗,殺賊提戈。難道甲馬云中,輕輕饒過他。(雜二人扮父老上)小姐若出城去,眼見空城無主,立刻淪陷也。(哭介) (旦) 不妨的呀!
【五般宜】 仗諸君守孤城,人心要和。仗諸君助軍威,吶喊聲多。休小覷我娘子軍中泣翠娥,須曉得拼絲絲一命,都向這死中求活。定把那連營踏破,奪回來忠骸遺蛻。昔日的苦曹娥,哭父浮江,那料這不幸事,輪到我。
【前腔】 我這里換鎧甲,麻衣暫脫。我這里拭旌旗,血痕遍著。雨過云開月影多。望麻灘驛外,剩幾點鬼磷螢火。(急行介) 惡森森賊營幾座,夢昏昏賊徒酣臥。(喊殺介) 一陣雌風卷地來,何處躲? (沖殺下)(旦) 想州中百姓見了父親的忠骸呵,
【五韻美】 一路上掛喪幡,供香火,淚痕如雨同時落。怨蒼蒼,把我將軍奪。方才倉卒之中,見父親面色如生,眼睜睜望人未合,須飄飄迎風欲活。想必是忠心耿,遺恨多,從今補整碎山河,重擔兒付與我女兒肩荷。
【尾聲】 遺骸馬革何曾裹,遍山城野哭聲多,祭魂靈手割下賊頭顱幾顆。(哭下)
《麻灘驛》 和《理靈坡》 可以說是姊妹篇,兩劇都取材于明末史實,都寫了發生在湖南的故事,都以對抗張獻忠農民起義為背景。所不同的是,前劇贊頌的是長沙司理蔡道憲,此劇贊頌的是道州守備沈至緒及其女兒沈云英。劇情依據毛奇齡所作《沈云英傳》 及徐岳所作《瓊枝曼仙記》,稍加虛構,寫浙江蕭山人沈至緒于崇禎四年中武科進士,崇禎末年任湖南道州守備,其女云英嫁為四川中江縣人賈萬策為妻,賈萬策職任湖廣荊州大剿營都司,在同張獻忠作戰中殉職,云英則隨父同在道州。張獻忠攻占長沙后,派遣已投降起義軍的湖廣總兵尹先民進攻道州。沈至緒率部迎戰,殺尹先民,但在進兵麻灘驛時中箭身亡,尸體被尹先民的部將搶去。云英聞知,當即率領女兵夜劫敵營,奪回父親遺體。后來朝廷傳旨追贈沈至緒為昭武將軍,封沈云英為游擊將軍并任道州守備?!秺Z尸》 一出,就是寫云英劫營奪尸的一場戲。
關于此劇的主題思想,在對抗農民起義這個問題上同 《理靈坡》 一樣,表現了作者思想認識的局限性。但如果從女兒出于對父親的骨肉之情,在父親遇難后奮不顧身奪取父親遺體的行為來看,其精神、其勇氣都十分可嘉。劇中寫夜戰場面驚心動魄,沈云英及其女兵的勇敢頑強氣壯山河。這里所選六支曲子都是云英所唱。開始,云英單人獨騎黃昏時離開家門,她要前往麻灘驛偷劫敵營并奪取父親尸體。
【小桃紅】 一曲云英自述她自恃勇武、藐視強敵的英雄氣概。此時天色將晚,風雨大作,正是銀河傾瀉洗兵馬的非常時刻,大雨滂沱、道路泥濘以及因路滑馬蹄折陷等種種困難,都不能動搖她赴敵的決心。充滿豪情的唱詞,加上騎馬行進的舞蹈,活現出一位英武豪爽的女將形象。
【下山虎】 一曲是沈云英在行進途中的內心獨白,她自謂是飛蛾投火,不怕天羅地網,顯然已抱定視死如歸、義無反顧的信念。這時,她府中的幾位女兵追來了,要和她一起去殺敵報仇。云英很受感動,也為增添了幫手而增強了勇氣和信心。她對同伴們說,即使是戰死沙場,也落得個忠孝聲名,女孩兒家雖然天生軟弱,也要勝過那鐵錚錚男兒。這些話,是對同伴的鼓舞,也是對自己的勉勵。她還想到父親雖死,其神靈也會在暗中保佑她,助她成功,救父與思父的深情,此刻也都化為她行為的動力。
當云英帶著幾位女兵正要出城的時候,道州城中百姓攔住了她們。他們得知云英要去劫敵營奪父尸,報告說,城中民眾在沈公陣亡后認為有小姐在,仍然可以堅守,如今小姐離去,空城無主,大家都要逃亡了。面對父老的哀告,云英唱出 【五般宜】 一曲,她指出要堅守孤城靠的是城中百姓同心協力、軍民團結一致,表達了對百姓們的信賴和感激之情。同時,她也向百姓們表示,她和她帶的這一隊娘子軍不可小覷,她們拼命死戰,以一當百,出其不意前往劫營,定能成功。她們的精神與自信使眾人感動,也使眾人看到了希望,大家這才表示贊同,愿在城中等候捷音。
于是,云英帶領女兵躍馬出城。第二支 【五般宜】 曲子,唱的是她們行軍的情形和戰斗的場景。大雨已過,云開月露,荒野夜色,一片凄慘。趕到麻灘驛,遠遠看見點點燈火,那就是敵人的營寨了,敵兵們可能都還在睡夢之中。“一陣雌風卷地來,何處躲”,這句唱詞表現了沈云英臨敵不懼的豪邁之情。她帶領女兵們沖殺過去了。尹先民的部屬一片心慌,不知道這半夜三更一下子來了多少人馬,各自逃生,互相踐踏,甚至混亂中不辨敵我,自相攻殺起來。沈云英等女豪杰們乘亂大殺一陣,搶回沈老將軍的遺體,收兵返回。
【五韻美】 是沈云英在戰斗結束后歸途中所唱。她讓女兵們抬起父親遺體先行,自己斷后,防敵兵前來追趕。她想到道州百姓們見父親遺體被奪回來,一定會掛喪幡、供香火進行祭奠; 又想到剛才看見父親遺體時,父親面色如生,好像胸懷遺恨、死不瞑目。此時,云英心中只有父親,她劫營成功,心愿已遂,但父親已不能復生,千斤重擔落在了自己肩上,她感到了沉重的責任。這段唱詞的內容,十分切合這位孝女此時此地的心情。【尾聲】 一曲中,云英仍在為父親而悲傷。父親以身殉職,死得是那樣慘烈,滿城百姓都在哭祭老將軍,她也要用割取的敵兵首級來祭奠父親。云英在痛哭聲中下場,此出的悲壯氣氛也達到了極致。
《麻灘驛》 傳奇今存刊本有曾傳均的評點。曾傳均字茶村,湖南善化人,與楊恩壽為同學,他撰作有《蕙蘭芳》 傳奇,因而也是戲曲作家。其評語既是行家之言,又是深知作者意圖之言。此出中,【小桃紅】 一曲有眉評云: “行文至此,亦有凄風苦雨之聲?!?【下山虎】 一曲有眉評云: “此出科白,無不入神。” 【五般宜】 一曲有眉評云: “意氣周備,詞旨樸茂,直逼元人”,“一字一珠,一字一淚”。這些評語,可以啟發我們認識并欣賞本出曲詞之妙。
上一篇:《鸚鵡媒·詫美》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縐梅香騙翰林風月》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