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幽人噴墨寫成竹,變化瑯玕作玄玉①。
公約贈我兩大軸,不比丹青凡草木。
六月都城苦炎燠②,車馬紛紛正馳逐。
曲臺宮冷晝掩關③,凈掃虛堂展寒綠。
簾間忽有微風來,不動纖枝清滿屋。
憶得扁舟載雪時④,曾寄會稽江上宿。
【注釋】
①瑯玕:如美玉般的綠色竹竿。玄玉:黑色玉石,指圖上的墨竹。②燠(yu):炎熱。③曲臺:秦漢宮名,漢代作射宮,是皇帝考試貢士的地方,后人因以曲臺代稱禮部。④扁舟載雪:用雪夜訪戴的故事。晉代名士王徽之,于雪夜忽然思念友人戴逵,便冒雪從會稽乘扁舟到剡溪,尋訪老友。事見《世說新語·任誕》。
【評說】
本詩選自厲鶚《宋詩紀事》卷二二。
楊杰(生卒年不詳),宋代詩人,字次公,自號無為子,無為(今屬安徽)人。嘉祐四年(1059)中進士,歷仕禮部員外郎、潤州知州、兩浙提舉刑獄。詩風平易如白居易傅,奇崛似盧仝。有《無為集》。
謝公約,是楊杰的朋友,有關他的生平和墨竹畫,畫史上缺少記載。
這首七古題畫詩,押入聲韻,按內容可分為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就題寫,謝公約用噴墨的方法畫成墨竹,使綠竹變成黑色玉石。四句詩意都是環繞詩題上“謝公約”、“惠”、“墨竹圖”著筆的,寫盡題意。
后八句為第二層,用墨竹畫的藝術效果,形容謝公約畫藝高超。謝公約送畫的時候,正值炎熱的六月,都城開封,酷熱難忍,詩人所在的禮部衙門門庭冷落,白天都關了門。詩人收到竹畫以后,抱著恭敬的心意,將空室打掃干凈,展開謝公約的《墨竹圖》卷,頓時滿堂映著綠色,生出寒意。這里,詩意出現兩個飛躍,即視覺形象的轉換和視覺與感覺形象的融通。先由視覺形象上墨竹的黑色,轉換成翠竹的綠色;再由綠色產生“寒”的感覺。我國古代畫論早有“炎緋寒碧”的說法(蕭繹《山水松石格》),色分寒暖,綠色屬寒色,能產生涼意。楊杰“展寒綠”的詩意,體現著這種美學觀念。“簾間忽有微風來,不動纖枝清滿屋”,詩思承上文繼續向前拓展,《墨竹圖》畫得逼真,不僅使人生出寒意,還帶來簾間的微風,滿屋清爽,消除暑氣。在炎熱的六月里,展開畫卷,“展寒綠”、“清滿屋”,詩人通過對謝氏墨竹圖藝術效果的描寫,極力稱贊他畫藝高超不凡。最后兩句,扣應詩題上的“惠”字,運用《世說新語》里雪夜訪戴的典故,詩人告訴謝公約,感謝你惠贈竹畫,我會像王徽之那樣冒雪來尋訪你,向你表示謝意。以此收結全篇,詩意完整圓滿,結構嚴密,非常得體。
上一篇:《謝人惠十才子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謝興公上人寄山水簇子》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