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慎行
野花最好是無名,纖手親煩點染成。
吹得蜂腰比人瘦①,東風輕薄可憐生②。
【注釋】
①蜂腰:此處指野花纖細的莖桿。②輕薄:輕盈飄動。可憐:可愛之態(tài)。
【評說】
本詩選自湯漱玉《玉臺畫史》卷三。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詩人,初名嗣璉,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又號初白,浙江海寧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特授翰林編修,入直內(nèi)廷。五十二年,乞休歸里,家居十年。雍正四年,因弟嗣庭訕謗案而獲罪,逮捕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其詩兼學唐宋,工于刻畫鍛煉,是清初效宋最有成就者,對詩壇影響極大。平生作詩,不下萬首,后經(jīng)其親手刪定,次為《敬業(yè)堂詩集》四十八卷,《續(xù)集》六卷。
周氏女郎,指江陰周仲榮之女,長名淑祜,次名淑禧。二人皆為當時名媛,能詩歌,亦善畫,以丹青著花卉蟲鳥,用筆如春蠶吐絲,點染精工,思致茂密,設(shè)色鮮麗,氣韻生動。此幅《設(shè)色草花》堪稱其代表之作,故而為查氏所重,題詠一絕。
路邊野花雖無牡丹之富貴,海棠之嬌媚,不為市井所重,古人因而有詩云:“野花市井栽不著。”(唐·崔玨《道林寺》)但它卻自有姿容,其別具的神態(tài)和芳香是眾芳所不能企及的,這正乃唐代詩人方干詩中所云:“野花多異色,幽鳥少凡聲。”(《山中即景》)前人往往將其姿色比作美人妝面:“野花紅滴滴”(唐彥謙《留別四首》),“野花似泣紅妝淚”(劉滄《秋日望西陽》),嬌愛可人。“野花叢發(fā)好”(王維《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可見其妝面之美并非以少見勝,群芳在綠茵的映襯下,益發(fā)顯得生意盎然。李白有一首寫景之作《曉晴》,就發(fā)明了其中道理:“野花妝面濕,山草紐斜齊。”看來,我們的閨閣畫家深知其中之意,畫中以無名野花為描摹對象,綠草為襯,纖手揮灑水墨,立即點就,猛眼看去,碧綠之上布滿星星點點。雖然沒人知道它們的名字,但它們卻盡顯華麗和生機,點綴著草坪,點綴著春光,是小小野花輕盈而短暫生命的閃亮。更深人闌之際,月光靜瀉于花草之上,和諧的月影被野花撩動著,隨風起伏。其實動者并非月光,而是野花,在輕盈東風的吹拂下,它那纖細的蜂腰更加可憐動人。除卻纖姿而外,還有香氣飄溢,“野花香氣撫琴書”(李珣《定風波》),令人神爽性怡,感染著人們的情緒。對此,唐代詩人鮑溶曾作過極好的評解:“野花無限意,處處逐人行。”(《范傳真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用此來描繪詩人讀解周氏女郎畫作后的心理感受,無疑是十分恰當?shù)摹?
上一篇:《題江貫道山水》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潔齋丈鴛湖舟隱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