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莊
世間平遠景,萬幅在江家。
晚至番君國①,方知不是夸。
【注釋】
①番君國:舊指我國西部邊遠地區少數民族政權。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三。
劉克莊(1187—1269),宋代詩人,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今福建蒲田)人,官建陽令、秘書少監、中書舍人,累官至龍圖閣直學士。南宋江湖派主要詩人,著名詞人。其詩筆力遒勁,風格豪邁,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江參(生卒年不詳),宋代畫家,字貫道,江南人,居湖州(今屬浙江)。長于山水,師董源、巨然,為江南山水畫派的繼承人。“居珅川,深得湖天之景,平遠曠蕩,盡在咫尺。”(夏文彥《圖繪寶鑒》)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千里江山圖卷》、《摹范寬廬山圖》等,亦擅畫畜獸,其《百牛圖》現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劉克莊《題江貫道山水》有十首,此為第一首,總概畫家特色并給以極高的贊頌。宋代郭熙在其《林泉高致》一書中總結繪山水要訣,認為“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江貫道于這“三遠”之中特擅平遠景,因而此詩開篇即言:“世間平遠景,萬幅在江家。”江貫道似乎是繪盡了世間平遠景。他居住在珅川時,整日面對的是湖光山色,湖天美景,在以自然為師的過程中領悟到畫平遠景的要諦。要畫好平遠景并不容易,必須有咫尺千里的效果,以有限的畫面展示盡量寬遠的無限之景。虞集《道園學古錄》卷二八《江貫道〈江山平遠圖〉》一詩中即有“險危易好平遠難,如此千里數尺間”之言。江貫道獨以畫平遠而稱名,確屬不易。“晚至番君國,方知不是夸”兩句,進一步稱贊江貫道畫平遠景的高超技藝。原詩有自注:“野外有樓名萬幅平遠。”江貫道之畫不但稱譽江南,在域外也極富盛名,并有樓名為記,其畫藝之高超、美名之遠播可見一斑。
上一篇:《題江村漁樂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江陰周氏女郎設色草花》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