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
一塔高標百嶂前,窗扉掩映碧蘿煙。
登臨未免傷懷抱,閑與山僧說世緣。
【評說】
本詩選自陳焯《湘管齋寓賞編》卷五。
生活在清代乾隆朝的陳焯,親眼看到過徐賁的《古山蕭寺圖》,已是“紙已碎裂如蛇蝮、斷紋琴,難以重整耳”。(陳焯題識)我們今天當然無法一睹此畫的真面目,而陳焯的識語,卻為我們描繪了它的原貌,他說:
《古山蕭寺》寫一蘭若,奇峰玉立,飛瀑珠回,殿塔巍峨,茂林陰翳,令人有塵外之想。蓋修禊所至,當境寫景也。
這段文字,成為我們賞鑒徐賁的自畫自題詩的重要依據。蕭寺,佛寺的泛稱,因梁元帝造寺院,令蕭子云飛白書一“蕭”字,故云,見李肇《唐國史補》。
題詩先寫“塔”?!耙凰邩恕保唧w描寫畫面上寺塔巍峨的形和神,塔影在百嶂的映襯下,愈加顯出它高聳入云的氣勢。題詩后寫“寺”。蕭寺的“窗扉”,掩映在碧蘿煙云中,也就是陳焯識語所形容的茂林陰翳的景況。詩的前兩句描寫畫面景象,后兩句寫出自己登臨蕭寺,“當境寫景”,畫作此圖的情思。一登蕭寺,回想一生中在塵世、人緣方面不如意的地方,倍感傷神,自生出塵之想,只得與山僧閑說“世緣”,從而得到排遣,得到參悟,以慰傷感心情。后半首的詩意,為畫面所無,是畫家自我心緒的表現,申發補充了畫意。
上一篇:《題出水芙蓉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吹香照眼圖冊頁》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