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
沖泥抽柄曲,貼水鑄錢肥。
西風吹不入,長護美人衣。
惲壽平(1633—1690),清著名書畫家。初名格,字壽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號南田、東園客、草衣生、雪衣居士、白云外史、甌香散人等。毗陵(今江蘇武進縣)人。初畫山水,取法于“元四家”,上溯董、巨,后與王翬結交, 自稱“是道讓兄獨步,格恥為天下第二手”,改畫花卉,重視觀察體驗,對花臨寫,創“仿北宋徐崇嗣沒骨法”花卉新風格,被稱為“常州派”,對整個清代和近代花卉畫影響很大。書精行楷,師法褚遂良,如簪花美人,清朗綽約。詩風超逸。著有《甌香館集》、 《南田詩鈔》、 《南田畫跋》。傳世畫作有《出水芙蓉圖》、 《落花游魚圖》、 《錦石秋花圖》、 《松柏圖》、 《臨流賦詩圖》等。
《出水芙蓉圖》是惲派沒骨花卉代表作之一。圖的左部畫一莖盛開的新荷亭亭而立,色彩鮮紅嬌艷。中下部水面上,畫一片半殘的大荷葉和一根落英已盡的蓮蓬,暗示已入深秋,荷花將面臨著西風和嚴霜的考驗。
題畫詩舍棄背景的描述,側重于刻畫荷蓮的整體形象,而更突出的是花。首句寫荷柄,說它沖泥而出,抽出一根彎曲的柄。荷花的柄較長,由于它將花朵高舉,才形成亭亭玉立的形象。宋著名詞人周邦彥的詠荷名句“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蘇幕遮》)中“舉”字精警,便是寫的荷柄。而這幅畫中的荷柄不是筆直的,而是彎曲的。彎曲的荷柄使荷花微微傾側,更顯示出荷花的婀娜之美。 “沖泥”的“沖”字顯示了荷花的不屈性格,并與下文“西風吹不入”互相呼應。
次句寫荷葉,說它貼水鑄出一枚枚特別肥大的錢來。前人詠荷葉,或詠其圓,如盧照鄰“圓影覆華池” (《曲池荷》),周邦彥“水面清圓” (見前);或詠其色,如蘇軾“貪看翠蓋擁紅妝” (《荷花》),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 (《西湖》),從來未見用銅錢來比荷葉的。惲詩這一比喻,新穎獨特,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四句寫荷花,說這位美人性格剛強,她要長期保護她那艷麗的衣衫,盡管西風凌厲猖獗,也是無法吹入的。前人詠荷,將其比成美女的極多,但總是寫她經不起嚴霜與西風的摧殘,便憔悴凋零了。如唐李白《古風》: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又如清尤秉元《芙蓉映水曲》: “西風一夜生南浦,零落紅衣入暮愁。”現在惲詩寫荷花的美艷堅強,意在借此抒寫自己的情懷。據史書記載,惲壽平性格孤傲,遇到知己,整月為之作畫而不厭;遇到庸人富豪,視百金如土芥,不肯作一花片葉。所以,他遨游幾十年而清貧如故,但從來未見愁容,唯吟詩作畫以自娛。由此可見,荷花的形象正是畫家人格的自我寫照。總之, “西風吹不入,長護美人衣”這一神來之筆,大大地提高了這幀詩畫的藝術水準。
上一篇:《題光福畫卷》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古山蕭寺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