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華
木葉蕭疏煙靄濃①,層層千嶂削芙蓉②。
詩人好句從何得,只在波光樹影中。
【注釋】
①蕭疏:稀散零落的樣子。②千嶂:形容山峰之多,連綿不斷。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二。
李日華不愧是一位博學(xué)而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shù)家。他能從題畫落筆,詩畫相聯(lián),悟出藝術(shù)真諦,這在一般的題畫詩作是極少的。
畫中的景象當(dāng)為三秋時節(jié),秋風(fēng)蕭瑟,草木搖落而變衰,木葉飄飛,盡顯“蕭疏”之情狀。在層層千嶂中,煙靄連空,濃密迷眼。當(dāng)陽光透過云層,照耀在頂峰的巖石,群峰簇集,恰如盛開在天際的朵朵蓮花。詩人并未如一般人那樣,細(xì)致地描山摹水,寫山如何峭拔險峻,樹木如何蒼翠虬勁,而是從大處著眼,展現(xiàn)出山巒的整體形象,這樣足以將山險、崖奇、峰美都顯現(xiàn)在讀者面前。李日華畫中的千巒疊嶂并沒有山名,然而這無不使人想起李太白的高妙詩筆,謫仙眼中的九華山不就是“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李白《望九華山》)嗎?“廬山東南五老峰”,則更是“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廬山五老峰》)讀畫吟詩,也許會覺得眼前這便是奇秀的九華、廬山,會被這優(yōu)美的畫境和飄逸瀟灑的詩句陶醉。“詩人好句從何得,只在波光樹影中”二句,蘊(yùn)含著“師法自然造化”的畫理。清乾隆時人吳名鳳也許會告訴我們其中的深意,他曾專程實地考察廬山,深深體會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審美感受,他在《游三疊泉記》中說:“晨起,天色蔚藍(lán),出門見五老峰,山色金光璀燦,秀采欲飛,謫仙詩云:‘青天削出金芙蓉’,非到此不能為此語,不到此也不知此語之工也。”(《廬山志》)
上一篇:《題從父竹蓀廣文公畫蘭二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仿倪瓚山水》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