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玉花照夜今無種①,櫪上追風亦不傳②。
想見真龍如此筆,蒺藜沙晚草迷川。
明窗槃礴萬物表③,寫出人間真乘黃④。
邂逅今身猶姓李,可非前世江都王⑤。
【注釋】
①玉花:玉花驄,唐玄宗坐騎名。照夜:照夜白,唐玄宗坐騎名。②追風:速度可以追風的駿馬。③槃礴:箕踞而坐,表現不拘形跡的神態。④乘黃:傳說中的神馬名。⑤江都王:唐代畫家李緒,善畫馬,詳見本書李昭玘《觀江都王畫馬》“評說”。
【評說】
本詩選自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九、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四。
伯時,是宋代畫家李公麟的字。天育,天子所畜養的馬。李公麟此圖題名,借用杜甫詩題意,因老杜有《天育驃騎歌》。蘇軾曾將杜甫《天育驃騎歌》全詩題寫于李公麟此圖卷后(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四)。此圖曾收藏于宋代御府(《宣和畫譜》載),今已失傳。
這首題寫馬畫的詩,不從畫面寫起,開端反從真馬下筆,先說唐玄宗的坐騎玉花驄、照夜白,現今不再有它們的后代,馬櫪上的追風駿馬也沒有傳種接代。絕句詩只有四句,費了一半筆墨,還沒有寫到李公麟的馬畫上。但詩句反復強調名馬的失傳,為李公麟所畫駿馬的出現,蓄足了勢。第三句,詩筆一轉,轉到馬畫上。想要見到“真龍”般的駿馬,只有在李公麟的畫面上才能見到。這里,以真馬襯托畫馬,形容伯時馬畫逼真傳神。結句拍合上句,是說看了這幅馬畫,使人遙想當年沙苑監(唐代皇家養馬的地方)內牧草豐茂得迷人眼目的景況,以景收結,進一步襯托畫馬逼真的藝術效果。
如果說第一首詩專門題寫馬畫,那么,第二首詩,便是專門贊頌畫家。李公麟是一位優秀畫家,在明窗凈兒的環境里作畫,解衣槃礴,不拘形跡,畫思沛然,置萬物于身外,聚精凝神,才畫出人間的真正駿馬。我與你邂逅相遇,知道你姓李,莫非你就是前世的善于畫馬的江都王李緒嗎?詩句以江都王襯托李公麟,借以贊揚畫家的杰出畫藝。
兩首題畫絕句,雖然視角不同,寫法不同,但是它們前后照應、相輔相成,贊馬畫為贊畫家伏筆,贊畫家也為贊馬畫作勢,渾然一體,兩詩宛若一詩。
上一篇:《題伯時天育驃騎圖二首(其一)》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伯時畫嚴子陵釣灘》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