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锽
宋玉東家女①,常懷物外多②。
自從圖渤海,誰為覓湘娥③。
白鷺棲脂粉,赪魴躍綺羅④。
仍憐轉嬌眼,別恨一橫波⑤。
【注釋】
①“宋玉”句: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天下之佳人……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此處借切題中“美人”。②物外:世俗之外,即指王美人所繪“海圖”。③湘娥:指死于湘水的舜妃娥皇、女英。此處指畫家王美人。④赪(cheng)魴:即紅娘魚。⑤橫波:比喻眼神流動,如水閃波。語出《文遜傅武仲《舞賦》:“眉連娟以增繞兮,目流睇而橫波。”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六、《全唐詩》卷二○二。
王美人,不詳。清湯漱玉《玉臺畫史》據此詩把王美人列為唐代善畫水的女畫家。
這首題畫詩構思非常奇巧,全詩看似寫畫卻處處以畫喻人,詩中不但可見海圖障子中所繪的景象,亦可見嬌美動人的王美人形象。詩的首聯寫畫家王美人,她如宋玉筆下東家女般美麗妖嬈,身居深宮,享受著富貴榮華,卻常懷有物外之思。可見王美人非一般的后宮女子,而是胸懷廣闊天地、脫俗有雅趣的一位女子。“自從圖渤海”一句緊承首聯而來,點明王美人所畫的物外之思正是“海圖”,一幅以畫水為主的障子畫。“誰為覓湘娥”一句則言自從此圖繪好之后,就再也難覓王美人蹤影了,詩人言外似頗具惋惜遺憾之意。這兩聯中,以“東家女”、“湘娥”直接贊頌王美人之美,以“懷物外”、“圖渤海”寫畫,把畫和畫家聯系在一起。后兩聯以畫中之物寫畫家,從側面烘托畫家王美人的美麗。畫中棲息在海邊的白鷺潔白勝雪,仿佛是沾染了王美人臉上的脂粉之色而成,躍出浪里的紅魴魚就像王美人舞動羅裙,婀娜多姿,體態輕盈。而更讓人心生無限愛憐的是畫中海之微瀾,水是眼波橫,那微瀾分明是王美人之盈盈秋波,顧盼生姿之間又似含有無窮的惆悵別恨。詩人以白鷺、赪魴、微波為喻,從膚色、體態、眼神寫王美人嬌美動人之姿色、體態。內容雖無甚可取,但構思新巧別致。此詩傳誦一時,并被唐人芮挺章收入《國秀集》。
上一篇:《觀王文簡所題馬士英畫(選一)》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觀祝孝友畫》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