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磊落東陽筆下姿①,風流崔白未成詩②。
鵝群本是王家帖③,傳過羲之又獻之④。
【注釋】
①磊落:灑脫不羈、直率開朗。東陽:郡名,沈約曾任東陽太守,人稱“沈東陽”,這里畫家沈周因同姓的關系,借以自稱。趙蘇娜《歷代繪畫題詩存》注謂明代文學家李東陽,非是。②崔白:宋代花鳥畫家,《宣和畫譜》:“崔白,字子西,濠梁人,善畫花竹羽毛,芰荷鳧雁……尤長于寫生,極工于鵝。”趙蘇娜《歷代繪畫題詩存》注謂崔顥、李白,誤。③王家:指王羲之家。王羲之,晉代書法家,字逸少,臨沂(今屬山東)人,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擅書,素有“書圣”之稱。羲之愛鵝,從鵝頸的轉動中,領悟到筆法運動規律,得宛轉之妙,因而鵝便成為王家活的字帖。④獻之: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從父學書,后又變其格,自成一家,人稱他與羲之為“二王”。
【評說】
本詩選自《石渠寶笈初編》卷二六。
這幅畫,今存,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紙本,著色。畫幅下部正中,畫一睡鵝,形體碩大,占據畫幅五分之二。沈周擅長畫水墨寫意花鳥,題材多樣,而此圖卻用著色法,自有別趣。除沈周自題詩外,還有彭年題詩一首。
題詩從畫面形象切入,詩人自稱此圖是灑脫不羈的沈姓畫家筆下的睡鵝,其風姿很像是宋代畫鵝名家崔白畫的鵝,但是崔白“未成詩”,只畫鵝,不題詩。詩至轉筆處,撇開繪畫藝術,卻說鵝群本來是晉代王羲之家活的字帖,王羲之曾經臨摹過此帖,傳下來又由王獻之臨摹此帖。沈周為什么要在題寫自己的《睡鵝圖》詩里,寫到王氏父子的書藝呢?原來畫家常常從前代名家的書法中參悟繪畫的筆法,像元代楊維楨題《趙大年鵝圖》云:“大年筆法如蘭亭,宛頸個個由天成。”宋代畫家趙令穰的筆法,像是王羲之的筆法,他畫的鵝頭頸宛轉自如,靈活如天成。沈周畫鵝也宛轉天成,所以他由睡鵝聯想到王氏父子從鵝頸那兒學來的筆法。沈周通過自題詩,告訴大家一個繪畫藝術的理論問題,即書法與繪畫藝術互相融通,互相滲透。這個畫理大家都很熟悉,但從沈周的自題詩中寫出,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藝術體驗,非常自然切當。
上一篇:《臘梅山禽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花鳥冊之九題詩》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