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五:“東海之魚名曰‘鰈’,比目而行,不相得不能達。”又,《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東海致比目之魚,西海致比翼之鳥,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史記索隱》:“郭璞云‘如牛脾,身薄,細鱗,紫黑色,只一眼,兩片合乃得行,今江東呼為王馀,亦曰版魚。’”
【釋義】比目魚為古代傳說中魚,比喻感情很好的夫妻或情人。
【例句】①再幾時能夠那柔條兒再接上連枝樹?再幾時能夠那暖水兒重溫活比目魚?(徐琰套曲〔南呂·一枝花〕《間阻》〔尾聲〕)寫渴望與心上人重新團聚的感情。②碧澄澄清波,撲剌剌將比目魚分破。(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得勝令〕)老夫人變卦,鶯鶯以分破比目魚比喻婚事破裂。③不想這火中生比目魚,石內長荊山玉。(李好古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第四折〔雁兒落〕)張生煮海才得與龍女配成夫妻,因而說火中生比目魚。
上一篇:元曲典故《比干剖心》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比翼鳥》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