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
酸寒一尉出無車,身閑乃畫富貴花。
燕支用盡少錢買,呼婢乞向鄰家娃。
吳昌碩(1844—1927),近代書畫家、篆刻家。初名竣俊卿,字昌碩、倉石,別號缶廬、苦鐵(七十歲后以字行),浙江安吉人。工書法,擅寫石鼓文,樸茂雄健,能破陳規。三十歲后始作畫,受任頤啟發很大,并吸收徐渭、朱耷、李鱓、趙之謙等諸家法,兼以篆書、狂草筆意入畫,作寫意花卉蔬果,筆酣墨飽,渾厚蒼勁。題款鈐印,配合有致。對現代寫意花卉畫影響很大。篆刻融合皖、浙諸家,并以秦漢鉨英封泥、匋瓦文字入印,雄渾蒼老,創為一派, 有《缶廬印存》等。曾為西泠印社社長。能詩,有《缶廬集》。
這首牡丹詩,題于1904年所作《牡丹圖》上。畫的左下方,有石數塊,枝干由石間向上伸展,枝頭葉茂花盛,蓬勃繁榮。右側題詩兩行,款曰: “甲辰四月,并錄舊作,吳俊卿客寓申浦。”可見此畫作于上海時期,而題畫詩則系舊作。
吳昌碩自小在生活上養成艱苦樸素的優良品質,一貫反對奢侈揮霍的不良風習,舉凡衣、食、注行都十分簡樸,珍惜財力物力。他作詩喜用“酸寒”二字,如題《寒燈梅影》就有“閉戶吟出酸寒詩”之句,冷嘲熱諷地把矛頭指向“貴人”。這幅牡丹圖,也反襯出“酸寒”的主題。題畫詩劈頭一句就是“酸寒一尉出無車”,可謂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寫得痛快淋漓!
吳昌碩在蘇州時期曾任小吏,這就是“酸寒一尉”之所從出。 “尉”這里是些小官吏的通稱。 “尉”字前冠以“酸寒”,不但點出官職之卑小,而且可見其任職時不以權謀財。任職時尚且如此,則平時的清苦節儉更可想而知。
“出無車”,其典出于《戰國策·齊策》 “馮諼客孟嘗君”的著名故事。齊人馮諼“貧乏不能自存”,寄食于孟嘗君門下。左右都輕賤他,給他吃粗惡的食物。他就倚柱彈其劍,唱道: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意為: “長劍啊,咱們回去吧!這里沒有魚吃。”孟嘗君知道后,就給他魚吃。不久,他又彈劍,歌曰: “長鋏歸來乎,出無車! ”孟嘗君聽到后,就給馮鍰準備車馬……后來,馮諼為孟嘗君辦成了大事。吳昌碩在詩中借用馮諼之語,是為了突出酸寒、貧困的生活——食無魚,出無車,從而增強詩歌的形象內涵,加深人們對于詩句的印象。
“身閑乃畫富貴花”。身閑,上承“酸寒一尉”,指不任小吏時期,此時當然更為酸寒窮困,于是想以畫餅充饑的方式畫“富貴花”,這句實為調侃之語,又寓有譏刺意味。 富貴花,指牡丹,以其姿色雍容華貴,富麗堂皇。周敦頤《愛蓮說》: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燕支用盡少錢買,呼婢乞向鄰家娃。”燕支, 即“胭脂”。黃庭堅《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 “端正樓空春晝永,小桃猶學淡燕支。”胭脂,這里指畫牡丹花所用的紅色顏料。乞,討。鄰家娃,鄰居的少女。陸龜蒙《陌上桑》: “鄰娃盡著繡襠褲,獨自提筐采桑葉。”吳昌碩詩的這最后兩句,仍用調侃的手法寫道,由于沒有錢買胭脂,只好向鄰家少女乞討了。這就更為具體地突出了“酸寒”的主題。
這首題畫詩的特色是不描摹畫面形象,而全力抒寫自己的生活和心跡,且通過詼諧的語言、調侃的手法來表現,這就更加耐人品味。吳昌碩在1905年所作《牡丹圖》上,再次錄上這首題畫詩舊作,可見他對這一主題和手法的興趣,這無疑會活躍畫面情調,給作品帶來豐富的生活趣味。
上一篇:《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王孟端竹長卷》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