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世間無事無三昧,老來戲謔涂花卉,
藤長刺闊臂幾枯,三合茅柴不成醉。
葫蘆依樣不勝揩,能如造化絕安排?
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撥皆吾五指栽。
胡為乎,區區枝剪而葉裁?
君莫猜,墨色淋漓兩撥開。
徐渭(1521—1593),明杰出書畫家、文學家。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田水月、漱老人、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人等。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二十歲為生員,鄉試屢不中,嘉靖間入浙閩總督胡宗憲幕,協助抗倭,多所謀劃,深得胡宗憲器重。胡下獄后,他受牽連,憤而自殺得救。后又佯狂諷世,殺妻入獄。出獄后浪游南北,更為狂放。晚年以賣書畫為生,因貧病交加,至數千卷書籍變賣一空。他在《青藤書屋圖》中自題: “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徐渭是繼蘇軾之后的一位全能藝術大師,他于繪畫、書法、詩文、戲曲諸方面均有極大成就。他對山水、人物、禽鳥、走獸、花卉等無一不能,尤擅大寫意花鳥畫,不拘程式,運筆狂肆,潑墨淋漓,為明清大寫意畫派創始人。與陳道復齊名,并稱“青藤、白陽”。工書法,行草縱逸飛動,曾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彼脑娢纳n莽有奇氣,得李賀之瑰奇,蘇軾之雄辯。袁宏道深贊其詩: “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鐘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當其放意,平疇千里;偶爾幽峭,鬼語幽憤?!币虼耍煸妼崬楣才芍闰尅蚯矫?,他不僅有《四聲猿》、 《歌代嘯》等雜劇作品,還有《南詞敘錄》這樣精深的理論著作。他的詩文戲曲作品,均收入中華書局版的《徐渭集》中。他的傳世畫作,有《牡丹蕉石圖》、 《榴實圖》、 《墨葡萄》、 《黃甲圖》、《墨荷圖》、 《十賢集饌圖》、 《驢背吟詩圖》、 《水墨花卉卷》等。
這首詩是徐渭題在給外甥所作的百花卷上的,特別突出“漱老謔墨”四字。 “漱老”是徐渭的號, “謔墨”是游戲筆墨的意思,但實際上是徐渭畫學理論的宣言,它精彩地闡述了徐渭對水墨大寫意畫的主張。
此詩分三層。第一層前四句,概述畫家老來作畫的情景。三昧,原為佛教名詞,是佛教的一種重要修行方法,即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后用來指奧妙、訣竅。合(ge),舊容器之量詞,為一升的十分之一。茅柴,指市沽的薄酒。詩意是說,世界上沒有哪一樣事物沒有訣竅的,我到年老時采用游戲筆墨(按即水墨大寫意畫法)來畫花卉便是我的訣竅。由于這種畫法運筆狂肆,潑墨淋漓,藤畫得很長,刺畫得很粗,弄得手臂都似乎偏枯了。要想借酒來助力助興吧,又無錢去沽好酒,三合薄酒偏不能成醉,卻又奈何?在這一段幽默的敘述中,把創作水墨大寫意畫的特點交代清楚,為下面進一步的理論闡述墊了底。
第二層為中四句,正面闡述他的水墨大寫意畫的主張,是全詩的核心部分。 “揩”,中國畫的一種技法,介于皴、染之間,指用干筆在剛皴染的部位揩擦,使筆墨顯得圓潤渾厚的一種方法。詩意是說,我畫葫蘆的時候不能勝任“依樣畫葫蘆”的那種畫法,不能像一般畫師那樣反復揩擦以求圓潤逼真。我豈能像大自然那樣絕意安排?我所追求的不是外形的毫發逼真,而是有無神韻存乎其間。請看畫幅上的根莖枝葉都是我的五指創造出來的。徐渭的水墨大寫意花卉,縱逸奔放,大破陳法,亂而不亂,無法中有法。他的題畫梅詩說: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边@與倪瓚所說: “仆之所謂畫者,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 (《清閟閣集》)是一樣的意思。只是徐渭明確提出“神韻”二字的美學范疇,比倪瓚所說,更有理論深度。這跟詩歌美學中的“神韻”說,也有一脈相承的關系。
第三層為最后兩句,進一步提出,反對在作畫時“剪枝裁葉”,于細節真實方面過分追求,而主張任情潑墨,以便充分抒寫畫家的主觀情懷。這跟倪瓚所說的“余之竹聊以寫胸中逸氣耳,豈復較其似與非、葉之繁與疏、枝之斜與直哉” (《清閟閣集》)也是精神相一致的。
總之,這首題畫詩具有相當的理論價值,在畫學史上,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上一篇:《畫松》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畫竹歌》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