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吟
(唐)于濆
借問隴頭水,終年恨何事。
深疑嗚咽聲,中有征人淚。
昨日上山下,達曙不能寐①。
何處接長波,東流入清渭②。
【作者簡介】
于濆(832~?),晚唐詩人。字子漪,籍貫不詳。唐懿宗李漼咸通年間進士,曾任泗州(今安徽泗縣)判官。與劉駕、曹鄴等皆不滿當時拘守聲律和輕浮艷麗的詩風,曾作古風三十篇以矯時弊,號為“逸詩”。其詩今存四十余篇,頗多反映當時社會矛盾之作。著有《于濆詩集》。
【詞語簡注】
①達曙:直到天亮。曙,曙光,黎明時分的陽光。
②清渭:清澈的渭河,其實渭水渾濁,因六盤山水聚成涇河而入渭水,使渭水相對變清。
【內容簡析】
本詩是唐朝后期詩人于濆的一首借樂府舊題寫的關于六盤山的詩。詩的開頭兩句,詩人即以詢問口氣寫隴頭流水終年幽咽難流,到底怨恨何事?三、四句則巧妙作答:嗚嗚咽咽的流水聲,滿含著出征之人的血淚。這種起筆起意的寫法,確是不同凡響。五、六句則筆鋒一轉,寫自己昨天登山,下山后到天亮也未曾入睡。為什么呢?詩人在最后兩句交代原因,原來詩人思考的是六盤山水長流不歇,到底是在何處連接的地下之水,方能如此綿綿不絕,向東流入渭水。
全詩平易清新,近于口語,念來朗朗上口,頗有民歌風調。
上一篇:(唐)翁綬《隴 頭 吟》六盤山詩詞賞析
下一篇:(唐)王建《隴 頭 水》六盤山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