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
小王破體閑支策①,落日梨花照空壁。
詩堪記室妒風流②,畫與將軍作勍敵③。
【注釋】
①小王:即王羲之之子王獻之。破體:書體名,王獻之變化羲之行書體,用筆外拓,秀逸絕倫,時人號稱“破體”。張懷瓘《書斷》:“王獻之變右軍行書,號曰破體書。”閑支策:筆勢從容不迫,如悠閑地拄杖散步。②記室:鐘嶸,曾著《詩品》,品評兩漢至梁代詩人的詩作。他在齊梁時代曾做過“記室”小官,人稱“鐘記室”。③將軍:唐代山水畫家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玄宗時,李思訓任右武衛大將軍,人稱“大李將軍”,稱昭道為“小李將軍”。勍(qing)敵:強勁的敵手。
【評說】
本詩選自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一○、計有功《唐詩記事》卷二○。
張諲(生卒年不詳),唐代畫家,永嘉(今屬浙江)人。景龍中進士及第,官至刑部員外郎。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諲)明易象,善草隸,工丹青,與王維、李頎等為詩酒丹青之友,尤善畫山水。”王維有《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聊獲酬之》詩。
這首題畫詩不用常見的、從畫面入手的寫法,卻用直接議論的方法,贊美當代山水畫家張諲多方面的才能。首句是稱贊張諲的書法藝術,他效學王獻之的破體書,韻度閑雅、從容秀逸,像老人杖策信步于閑庭。次句緊承首句,仍舊贊其書法。張諲的書法美如夕照梨花,影留空壁,秀逸無比。本詩詠張諲的山水畫,卻用全詩的一半筆墨,集中描寫張諲的書法藝術,絕非閑筆,這說明李頎已經懂得書法與繪畫藝術相通的道理,并且在詩歌中加以闡發。第三句描寫張諲能詩,王維稱贊他“洛下書生解詠詩”,李頎說他的詩超逸美妙,讓鐘記室來品評,也會產生妒忌之意。結句才繞回到正題,點到山水畫上,張諲的山水畫也是青綠山水,足與李思訓父子相媲美。這首題畫詩是我國題畫詩史上比較早,也比較全面地論述詩、書、畫相互融通的藝術規律的一篇作品,值得我們珍視。
上一篇:《詠屏風》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詠畫障》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