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儀
芳晨麗日桃花浦①,珠簾翠帳鳳凰樓②。
蔡女菱歌移錦纜③,燕姬春望上瓊鉤④。
新妝漏影浮輕扇⑤,冶袖飄香入淺流⑥。
未減行雨荊臺下⑦,自比凌波洛浦游⑧。
【注釋】
①桃花浦:傳說東漢時劉晨、阮肇入天臺山采藥,至桃花溪,迷路,遇仙女,留住半年。事見劉義慶《幽明錄》。②鳳凰樓:傳說蕭史善吹簫,秦穆公女弄玉跟他學吹簫,簫聲引來鳳凰,穆公為之筑鳳凰臺。事見劉向《列仙傳》。③蔡女:下蔡(今安徽鳳臺)的美女。錦纜:用錦編成的纜繩。④燕姬:燕地的美女。瓊鉤:美玉制成的鉤子。⑤漏影:燕姬的身影在樓臺的縫隙中倒映在水里。⑥冶袖:艷麗的衣袖。⑦荊臺:指楚地的高陽臺。行雨荊臺,用宋玉《高唐賦》的典故,楚王游于高唐,夢見一位女子,自稱“巫山之女”,臨行時,對楚王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⑧凌波洛浦:微步行走在洛水的水波上。曹植《洛神賦》描寫洛水女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評說】
本詩選自《全唐詩》卷四○。
上官儀(605—664),唐代詩人,字游韶,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貞觀元年(627)進士及第,歷仕弘文館直學士、西臺侍郎等職。武則天麟德元年(664),被告發與廢太子忠相通,下獄死。儀工詩,承六朝宮體余風,多應制、奉和之作,綺麗婉媚,人多仿效,稱為“上官體”。原有集,已佚,《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
這首詩題詠的是仕女畫屏風,首聯描寫畫面人物活動的背景,連用二典,暗示畫面景物乃是仙境,畫中人物乃是仙女。頷、頸聯緊承上文,描寫仙女“蔡女”、“燕姬”的形態、妝飾和活動,分承首聯的“桃花浦”和“鳳凰樓”。尾聯借著宋玉和曹植的著名賦篇中女主人公,形容樓中燕姬和浦上蔡女的神情。上官儀并沒有說明屏風畫的作者是誰,但通過詩句可以看出這幅仕女畫豪華富麗的畫境和氣概,這與隋末初唐時期的畫風相符合。全詩富麗工整,精心修辭,追求字面的華美,充分體現出上官儀詩歌的審美特征。
上一篇:《詠張諲山水》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詠省壁畫鶴》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