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全節
鳥啄殘花污草庵,一春未到兩山探。
忽觀癡老圖中道,南峰翠帶北峰嵐。
吳全節(約1273—1357),元詩人。字成季,號閑閑、看云道人,饒州安仁(今江西余江縣錦江鎮)人。學道于龍虎山張留孫。元世祖賜號上卿,至治間授玄教大宗師。吳伯清稱其詩如風雷振蕩,如云霞絢熳,如精金良玉,如長江大河,字字鳴國家之盛,無寒陋困悴拂郁憤悶之氣。有《看云集》。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今存,立軸絹本淺絳山水,畫幅左上角自題“至正元年十月,大癡道人為性之作天池石壁圖,時年七十有三?!贝水嫴捎昧锁B瞰式的高遠構圖法,將重巒疊嶂、長松雜木、瀑水平池、險道幽壑、茅屋溪橋等諸多復雜的景物構成一個和諧統一的藝術整體,產生雄渾而深遠的意境。張庚《圖畫精意識》云: “大癡《天池石壁圖》,入手雜樹一林,邊右四松高起,石側茅屋,此第一層甚淺。林外隔溪即起大山,層層而上,山之右腋出一池;人家臨池,池上起陡壁;壁罅出瀑水下注,而以橋閣接住,不露水口,彌覺幽深,此點題也。陡壁即大山之頂,綿亙入右而削下者,非另為之也。蓋通幅惟此一大山盤礴,頂外列小山兩層,又為小峰參差,虛映于后為兩層也?;鞙S雄厚,嵐氣濫幅,真屬壯觀?!贝水嫎媹D繁復而多層次,但筆法極簡凈,色調渲淡恬雅,山石多用赭色與墨青墨綠略加烘染,氣韻極為生動,是黃公望淺絳山水的杰作。
吳全節這首題畫詩的構思相當獨特,真是別具一格,既沒有闡述創作此畫的技法,也沒有描繪此畫的意境,更沒有評論此畫的藝術高低或借題發揮,而是寫詩人觀畫后引起了濃烈的去深山探幽的興致。
全詩采用烘托反襯法。首兩句是說,已到暮春季節,鳥啄殘花,點污草庵,詩人卻閉門修道,足不出戶,辜負了美好的春光,整整一個春季,都沒有到南山北山去探奇訪勝。第三句一轉,引入正意,忽然看到了黃大癡的《天池石壁圖》,竟喜出望外。第四句才正面點出圖中所畫的美景:南山是翠色如帶,北山是嵐氣氤氳。詩到此便戛然而止。其言外之意是說,觀畫后終于引起了他濃烈的游山興致。通過這樣的烘托反襯,黃公望這幅畫的藝術魅力便不言自明了。這是不寫之寫,是一種高明的寫法。
上一篇:《題黃子久天池石壁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黃居寀雀竹圖二首(其二)》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