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安徽省·明中都城遺址》古詩詞賞析大全
明中都城在安徽鳳陽縣鳳凰山南麓。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鄉,也是他的發祥之地。他登基后第二年 (1369年)下詔: “取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定鳳陽為中都。當時集中全國名材和百工技藝,營建6年之久,建成外、中、內三城,城內殿宇壯麗,雕飾奇巧,成為我國古代最豪華侈麗的都城建筑之一。明朝至崇禎帝亡國后,此城仍基本保存完好。清康熙六年,鳳陽縣治移于其內,此后即歷經滄桑,中都城逐漸毀壞。后又歷經戰亂,現僅存殘破的西華門、午門,及一段古城墻。
飛甍畫棟連空起,濠梁城外月如水。
踏春人踞最高巔,燈光散落千門里。
[詩名] 登中都鼓樓詩
[作者] 張宣,清康熙年間詩人。
[注釋] ●甍: 屋脊。飛甍,即如飛樣的屋脊。●濠梁:鳳陽縣的古稱。因縣城外有濠水而名。唐、宋、元三代置濠州。明改為臨濠府,后又改為鳳陽府,今為鳳陽縣。從此詩可看出清康熙年間中都城仍在,鼓樓可登高遠眺,宮殿依舊。
陵閣皇靈閟,山河王氣遙。
萬年龍虎袍,今夜鬼神朝。
玉碗留天地,金燈照寂寥。
如看翠華度,縹緲在青霄。
[詩名] 皇陵
[作者] 何景明
[注釋] ●皇陵: 即明皇陵,在中都城西南5公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的陵墓,后來朱元璋的3個哥哥與嫂子也附于此。洪武十一年建成,原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周圍14公里,建筑宏麗森嚴,明太祖親撰皇陵碑。惜宮闕殿宇于明末俱毀于兵火。今尚存墓冢、石人、石獸、華表和《皇陵碑》等。●閟:關閉、掩閉。●王氣: 帝王的祥光瑞氣。●玉碗:玉制的碗,此指皇陵享殿里祭品。●翠華: 以翠羽裝飾的旗子,為天子所專用。●縹緲:高遠隱約貌。此指想象中的神靈活動。●青霄:天空。
舊陵南郭外,一徑短垣中。
雷雨天成幻,風沙夜聚空。
荒碑欹蔓草,石馬臥幽宮。
極目平原上,殘陽幾樹紅。
[詩名] 舊陵
[作者] 項樟,清代江蘇阜寧人,乾隆十八年知鳳陽府。
[注釋] ●舊陵:指已廢圮的皇陵。●南郭: 南城,因皇陵在鳳陽城南,故稱。●欹 (qi,欺): 傾斜、斜靠著。●幽宮: 墓穴,墓冢。
一入中都路,山明水亦清。
連墻茅屋起,隔岸野舟橫。
秋色紅搖樹,霜華白映城。
催科兼水旱,誰復念蒼生。
[詩名] 人中都赴任
[作者] 曹恕,生平未詳。
[注釋] ●催科句:言催收租稅的官員水旱兼程,形容催逼得緊。●蒼生: 老百姓。
上一篇:關于描寫《遼寧省·旅順萬忠墓》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北京市·明十三陵》古詩詞賞析大全